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86篇
航空   547篇
航天技术   66篇
综合类   120篇
航天   9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21.
文章在简要介绍火星探测器的物伞系统组成以及火星探测器降落伞拉直过程的基础上,根据拉直过程中各物体的运动属性,建立了火星探测器降落伞拉直过程的三维动力学模型。模型将伞包视为变质量六自由度刚体,进入器视为六自由度刚体,伞绳/伞衣采用质量阻尼弹簧模型,即将伞衣、伞绳、连接绳以及吊带离散成若干绳段,每个绳段处理为质量集中在端点的三自由度质点,各质点之间以阻尼弹簧相连。利用所提出的动力学模型对“海盗号”第一次气球发射试验进行了仿真,并与Moog R.D.的仿真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文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2.
粘弹阻尼减振在导弹隔冲击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怀宇 《宇航学报》2007,28(6):1494-1499
火工品装置爆炸分离冲击,是导弹所经历的最严酷的力学环境,对其附近弹载仪器设备产生强烈的机械瞬态响应而导致严重的影响。提出应用粘弹阻尼减振于隔冲击结构中,概要分析了隔冲击机理,阐述了粘弹性阻尼材料基本特征,归纳了粘弹约束阻尼层结构减振关注的要点,建立了合理的隔冲击结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理论和试验预示,粘弹阻尼减振是解决隔爆炸分离冲击结构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623.
卫星飞轮支架的共固化阻尼减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超  李瑞杰  游少雄 《宇航学报》2010,31(3):907-911
研究了应用共固化阻尼减振技术抑制某卫星星上飞轮支架的振动响应。共固化阻尼 减振是一种将阻尼层嵌入复合材料铺层中并共固化成型从而提高结构阻尼能力的振动控制技 术。首先,应用复合材料等代设计方法给出了无阻尼支架原型。然后,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 原型支架关键模态的应变能分布规律,确定出阻尼材料铺敷位置。参数化研究了阻尼层铺层 位置、阻尼层厚度对共固化阻尼减振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阻尼减振设计参数。最后,比较了 共固化阻尼支架与无阻尼支架的随机响应,验证了共固化阻尼减振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624.
粘弹性阻尼减振元件的动力学建模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减振的阻尼材料,由于其阻尼特性随频率而改变,不能将阻尼力表示为正比于运动速度的简单关系,因而不便于使用商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合非粘性阻尼的等效算法和结构动力学模型的缩聚技术,提出了一种含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减振元件的动力学建模方案.在比较准确表征阻尼材料频变特性的前提下,能够将减振元件方便、高效地加入到整体结构模型中,并且可以用常规的通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动力学分析.文中的算例之一验证了缩聚后减振元件动刚度特性的精度.另一算例则表明该方法已经可以应用于框架式火箭一卫星减振适配器设计等具体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25.
复杂形状物体转动惯量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存在阻尼条件下物体转动惯量测量的数学模型——线性微分方程模型;利用气浮转动惯量测量系统对线性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空气阻尼对大尺寸复杂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测量影响较大;线性模型的补偿效果有限,对于阻尼条件下的高精度的转动惯量测量,有必要进行新的补偿算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26.
宋庆国 《飞行力学》2001,19(1):70-74
从试飞员的角度出发,讨论了《CCAR-25部》中有关纵向动稳定性的要求,提出了求解纵向短周期运动重阻尼的计算方法,论述了民机纵向动稳定性试飞的激励方法和试验程序,给出了短周期阻尼比的试飞员评定方法以及试飞过程中的驾驶技术要点和应注意事项。可供从事民机飞行试验的技术人员和试飞员参考。  相似文献   
627.
汪久根 《航空学报》2001,22(6):491-494
用部分膜弹流模型来模拟线接触的混合润滑,提出浮动网格法,详细计算了二次压力峰的位置与大小,最小油膜厚度与中心油膜厚度。首次提出了线接触部分膜弹流的油膜厚度与二次压力峰计算公式。对浮动网格法,用 6种方法,即加、减、乘、除、对数与幂,进行了说明。理论分析的数学模型是基于Patir与 Cheng的平均流模型与微凸体接触模型。  相似文献   
628.
温显斌  田铮  林伟 《航空学报》2003,24(5):439-442
 给出了阻尼指数信号模型中参数的M 估计和Bootstrap M 估计; 基于Prony 方法给出估计的重新定义和新算法; 并且在较弱的条件下证明了这些估计的相容性; 最后利用Huber 函数给出了两种估计的模拟结果, 结果表明这两种估计的稳健性和精度都比传统的最小二乘估计好。  相似文献   
629.
国外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阻尼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综述了国外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阻尼特性的研究现状 ,分为阻尼机理 ,阻尼建模以及改善阻尼的途径三个方面的内容 ,提出了我国今后复合材料阻尼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30.
基于主动约束层阻尼结构及独立模态振动控制方法,利用压电驱动器/传感器和粘弹性材料与薄板构成的复合层压阻尼结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1],对一组悬壁板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部分试验研究结果,分析总结了主动约束层阻尼结构的主要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