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0篇
航空   93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179篇
航天   3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个人、一个企业都很难达到真正"圆满"的境界,有缺憾才会有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方向,才能不断自我完善。杨波,作为元亨利的掌门人,当年确定元亨利这一企业字号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个问题。细心人不难发现,"元亨利"三个字出自《易经》乾卦的卦词,原文是"元亨利贞"。当年杨波之所以舍弃最后的"贞"字,就是要给自己留下一些缺憾。这个缺憾,正是多年来杨波以及元亨利不断追求"圆满"的最大动力。  相似文献   
92.
《西南航空》2012,(3):32-33
"清晨,东边浮现出一抹鱼肚白,世界仿佛在慢慢醒来,天空的云变幻着色彩,地上的物也逐渐摆脱黑暗清晰了起来。终于,太阳喷薄而出,一刹那迸发出万丈光芒,照亮了大地,驱散了寒冷。而那些美丽的风景,在初升旭日的照耀下,更是呈现出  相似文献   
93.
曾海洪  周伟 《航空港》2015,(2):44-48
<正>首届中国木雕、石雕艺术大师评选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主办,全国共有57人获评中国木雕艺术大师,49人获评石雕艺术大师。其中邱瑞坤荣获首届"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称号。邱瑞坤,笔名华文,高级工艺美术师。1962年出生于福建诏安,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院,1990年起专攻寿山石雕。他从艺以来,将学院画风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主攻人物、动物、山水、花鸟鱼虫,尤擅刻猫,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大奖。  相似文献   
94.
<正>长期以来,大多数艺术博物馆展出的都是人类肖像、风景画或是抽象派艺术作品。久而久之,人们已经感到有些审美疲劳。鉴于此,荷兰摄影师维姆·范·埃格蒙德别出心裁地在网络上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在线艺术馆——微生物艺术形态博物馆。通过该博物馆,埃格蒙德向人们展示了微生物世界完美而神奇的艺术画卷。  相似文献   
95.
原本,它们只是浑沌沌的山体,却在第一锤敲下去时注定了辉煌;原本,它们只是冷冰冰的石头,却在人们第一次膜拜时有了记忆。虽然,时光的变迁让它们蒙尘于历史,一座座石窟饱经风雨,写满沧桑,但是,哪怕我们透过“残破”惊鸿一瞥,也能窥见那古老身躯后一束束渗透岁月的文明华光!  相似文献   
96.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代治国的灵丹妙药,现在已成为企业管理以最小的领导行为来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高超管理艺术。一个企业若要实现"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必先有为而后无为"。民航业作为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业,必须做到"无为而治"。然而民航业要想真正达到"无为而治",精细化管理,必先实施。  相似文献   
97.
《太空探索》2003,(12):28-29
在全国人民沉浸在中国人首次飞天成功的喜悦之际,600多幅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的精品太空画汇聚北京,11月1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始展出。这些太空画是从数千件的来稿中精选出来的。在孩子们的笔下流淌的是浓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复兴的自豪感!他们创作的太空画各自采用的画种不同,有国画、油  相似文献   
98.
《太空探索》2006,(12):52-53
猎户座大星云:行星际的保护:X射线超闪有助于“太阳系”的形成;钱德拉对猎户座大星云的全景X射线图像;甚大望远镜对猎户座大星云的近景红外图像;哈勃对猎户座大星云拍摄的最锐利图像;猎户座大星云里的抽象艺术。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深入了解掌握书法艺术与篆刻艺术的同与异、共性与个性。方法 分析与研究书法艺术与篆刻艺术的成因。结果 介绍了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表现特征,阐述了其历史的沿革成因、以及用材、用途、内容。有利于研习者在该领域里的研究和传承。结论 弘扬民族文化,掌握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同与异、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00.
喻京川 《航天员》2012,(2):72-74
星空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关注、敬畏、神往之地,也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恒题材。从图腾崇拜到神话传说,远古时期的人类绘画艺术中有许多关于星空的纹饰图案。天文学的起源和萌芽与人类文明几乎同时诞生:人类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后,由于农业生产与天文学关系密切,各古文明国家对天文星相的观察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