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188篇
航空   1018篇
航天技术   144篇
综合类   165篇
航天   27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51.
用火工品产生中高量级冲击的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吴江 《强度与环境》2007,34(3):8-13
用可控的火工品爆炸源在冲击台上模拟冲击具有快捷、稳定、量级高的特点,是一种极有潜力的试验技术.通过研究多种连接和衰减形式下的冲击特性,确定了一种多板平台结构,并进行多次冲击性能测试来探索试验技术的可行性.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的可重复性、台面的环境均匀性较好;冲击谱偏差和冲击的量级虽然可以接受,但控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使火工品为爆炸源产生中高量级冲击环境进行常规试验成为一种常规的试验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852.
内埋武器高速投放风洞试验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0.6m×0.6m量级亚跨超声速风洞开展了内埋武器弹射试验技术研究。研制的风洞双视角、高亮度光路系统和六自由度(6DOF)图像分析系统,可获得飞行器内埋武器弹射投放物全轨迹图像和气动参数。此试验技术可独立调节投放物弹射速度和角速度,并可保证弹射速度误差≤5%,角速度误差≤10%,重复率≥95%;新研制的高亮度光源系统使拍摄图像清晰度更高,模型迎角辨识精度≤0.2°,有利于模型运动轨迹分析;光路系统得到合理设计,便于使用双视角技术得到模型运动轨迹及6DOF数据。新技术已完成亚跨超声速、多体干扰复杂气动力条件下的风洞试验验证,各项参数均达到或优于已有技术指标,并多次为型号试验服务,满足飞行器内埋武器弹射投放风洞试验研究需求。  相似文献   
853.
直升机行星传动轮系故障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星传动轮系是直升机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直升机健康和使用监测系统(HUMS)重要的监测对象。直升机行星传动轮系具有结构复杂紧凑、组件繁多、工况瞬时多变以及使用环境恶劣等特点,导致直升机行星传动轮系振动信号污染严重、成分复杂,具有较强的非平稳性和耦合调制特征。另外复杂的故障模式、较少的故障样本,也都增加了直升机行星传动轮系故障诊断的难度。面对这些难题,研究人员在基于信号降噪与信号分离、时频分析与解耦解调、数学建模与模式识别的故障诊断技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面对仍然存在的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直升机行星传动轮系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方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54.
王云飞  张建国 《航空学报》2003,24(4):296-300
 在适配器与某导弹弹体分离过程的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适配器分离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在进行影响适配器分离可靠性随机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随机因素进行了简化,同时根据某导弹的研制要求确定了分离动作故障判据,并相应建立了功能函数;最后,应用响应面法与一次二阶矩法相结合计算某导弹与适配器分离动作可靠度,并且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  相似文献   
855.
将新近的Shih Lumley(S L)模式应用于雷诺数为7 2×106的6∶1椭球绕流的全N S方程计算,作为参考也计算了Jonse Launder(J L)模式。在没有发生分离时,两种湍流模式计算的平均流场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在分离发生后,J L模式计算的分离结构与实验差别很大,没有计算出二次分离线;S L模式的计算结果较好,计算得到的表面摩擦力线图谱中主要分离结构与实验结果较接近,分离区的表面压力系数分布也与实验值定性相符;在S L模式计算结果中,壁面附近出现小尺度的分离再附结构.  相似文献   
856.
二维喷管分离流线性/非线性湍流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个线性和七个非线性涡粘性湍流模式,对二维非对称喷管中的不可压缩分离流进行了研究。通过将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对有关的湍流模式进行了评估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式的模化系数与平均流动应变不变量以及旋转不变量有关,反映了湍流的各向异性,比线性模式优越得多。另外,所有线性/非线性涡粘性湍流模式不能够捕捉流动的非定常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857.
压气机二维叶栅涡脱落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某压气机二维叶栅的非定常分离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多种工况的计算,进行了频谱分析,对叶栅非定常流动的流场结构和流动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在来流均匀,定常边界条件下,叶栅内流动仍然表现出强烈的非定常性;在大攻角下有类卡门涡的脱落;旋涡脱落的频率,随着攻角和马赫数的变化而变化;分离点的位置随着攻角和马赫数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858.
 采用不同流型 (无粘,层流,湍流 )的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绕大钝头短体外形的跨音速大迎角时的流态,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数值方法中选用 van Leer分裂格式离散无粘通量项,并构造了一种 Limiter函数以保证 TVD性质;采用中心差分格式来离散粘性通量项。湍流计算中采用了 B-L湍流模型。算例表明不同流型的流态共同特点是三维分离的非定常性,但不同流型计算所得流态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59.
边界层分离流边值问题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给出了边界层方法边值问题的一种快速求解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二维与三维问题,它是在正方法边界层算法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个矩阵算法,该矩阵很容易逆,总的CPU时间仅增加约20%,使用该算法对反方法问题求解和进行数值稳定性分析都将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860.
陈明  胡晓燕  任萱 《飞行力学》1999,17(3):92-96
针对多量分离过程对星间最小间距的要求,运用Hill方程,对其相对运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分离速度设计方法,讨论了最小间距最大化问题,并给出了最小间距最大的等 条件,最后,针对一箭五星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最小间距的最大值明显大于设计要求值,这就分离速度的设计、选择提供了很大的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