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75篇
航空   600篇
航天技术   50篇
综合类   79篇
航天   1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通过二正丁胺滴定法,分别对端羟基聚醚(PEG)/苯异氰酸酯(PI)、键合剂(NPBA)/PI、安定剂(MNA)/PI体系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到了相应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并分析了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3种组分对固化体系网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EG/PI、键合剂/PI、安定剂/PI体系的固化反应都为二级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4.96、43.27、9.1 kJ/mol;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可能是溶剂和各组分的结构;3种组分对网络结构的影响可能是聚醚/N-100形成体系的基本网络结构,键合剂提高界面过渡层的交联密度,安定剂/N-100降低体系的交联密度。  相似文献   
682.
利用化学气相浸渗法制备了 C/ Si C复合材料 ,研究了两种加热方式 (电阻加热和中频感应加热 )下 Si C沉积物形貌、沉积机制以及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 :电阻加热时沉积单元为高温熔滴 ,Si C沉积物为卵石形貌 ;感应加热时沉积单元为 Si C固体粒子 ,Si C沉积物为粒状形貌。电阻加热时高温熔滴易于渗入纤维束内部 ,复合材料结构均匀 ,致密度高 ;而感应加热时 Si C固体粒子多以团聚体的形式沉积在纤维束表面 ,难于渗入纤维束内部 ,复合材料结构均匀性差 ,难以致密。沉积机制的差异导致两种复合材料的结构差异 ,使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 ,电阻加热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断裂功较高 ;感应加热时复合材料性能较低  相似文献   
683.
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和扩大,对热障涂层(TBCs)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制备技术的发展,从早期的等离子喷涂法到近期的电子束物理汽相沉积法,使TBCs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改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性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化学汽相沉积法在降低设备成本和对几何形状复杂部件适用性方面显示出的巨大潜力,对工业燃气轮机更具吸引力。在TBCs的检测技术方面目前也正积极发展,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84.
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制备了掺杂金颗粒的钛酸钡复合薄膜Au/BaTiO3,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薄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线性光吸收特性.结果表明,用复合靶和转靶的方法可以成功地制备金属纳米团簇复合薄膜,并且制备出的薄膜有良好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特征.  相似文献   
685.
研究了镀液组分及电镀工艺条件对银锑合金镀层锑含量和沉积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镀层锑含量随电流密度、氰化钾含量、酒石酸锑钾含量的增大而明显提高,随氢氧化钾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温度、酒石酸钾钠对镀层锑含量影响不大;镀层沉积速度由电流密度决定,镀液组分对其影响不大.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及霍尔槽试验结果确定了镀液配方及电镀工艺参数,并对按此工艺镀出的镀层进行了全面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686.
SiC陶瓷与GH128镍基高温合金反应连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 Fe-Ni(重量比为 65∶ 3 5)金属粉末焊料,利用 Gleeble1 50 0热模拟机对镍基高温合金 ( GH1 2 8)和 Si C陶瓷进行反应连接,研究了连接温度、连接压力和高温保温时间对试样连接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制备了剪切强度超过 3 4.3 MPa的陶瓷 /金属连接件。界面结构分析表明陶瓷 /焊料界面反应层的形成主要受 Fe,Ni原子向陶瓷中的扩散引起  相似文献   
687.
688.
研究了DZ40M钴基合金定向凝固过程中的型腔反应及合金中硼量高,低对铸件热裂倾向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9.
俄罗斯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学者研究出一种新颖的涂层在于1100-1200℃有良好的抗氧化及热稳定性,本文简单介绍其研究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690.
采用新型的喷射沉积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了Al-3.8Li-0.8Mg-0.4Cu-0.13Zr合金,对其沉积态和挤压态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