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65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刷式密封泄漏和传热特性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元桥  闫嘉超  李军 《推进技术》2018,39(1):116-124
刷式密封作为接触式密封,刷丝与转子之间的摩擦热直接影响到密封封严性能和使用寿命,为向高性能刷式密封的设计提供参考,采用数值求解基于Non-Darcian多孔介质模型的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和局部非热平衡能量方程并结合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考虑刷丝束与转子摩擦热效应的刷式密封泄漏和传热特性分析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运行工况转速与压比和后夹板围栏高度对刷式密封泄漏和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考虑刷丝束与转子的摩擦热效应时,刷式密封的泄漏量随转速升高略微降低;考虑摩擦热时,泄漏量因转速升高而显著降低,转速为8kr/min时泄漏量降低到0转速时的69%。刷丝最高温度随转速、压比和围栏高度增大而升高,刷丝束内部温度沿径向降低速率随压比和围栏高度增大而加快。高转速工况下转子产生离心伸长使其与刷丝之间的干涉量增大而影响摩擦热效应。  相似文献   
92.
基于能量法的刷式密封刷丝颤振流固耦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刷式密封刷丝颤振特性,采用能量法及双向流固耦合与动网格技术,建立了刷式密封刷丝颤振特性瞬态流固耦合求解模型,将数值模型结果与理论模型和实验结果分别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从非定常气动力做功角度分析刷丝的变形规律,研究了刷式密封结构参数对刷丝颤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定常气动力做功与刷丝变形运动随时间均呈振荡变化趋势;后挡板保护高度从2.1~3.6mm,刷丝长度从4.0~5.5mm以及刷丝直径从0.13~0.19mm非定常气动力做功减少,有利于抑制颤振的发生;刷丝间隙及刷丝束与后挡板轴向间隙的变化对刷丝颤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3.
设计了基于FPGA平台无刷力矩电机的导弹用电动舵机控制系统方案。试验和应用证明该系统具有体积小、无需减速机构、响应速度快、输出转矩大、控制精度高等特点,适合制导炸弹用舵系统控制。  相似文献   
94.
杨松  曾鸣  苏宝库 《航空学报》2007,28(2):365-369
 针对直流电机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摩擦力矩和波动力矩,提出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力矩补偿策略,将重复控制机制引入到基于分解控制的补偿策略中。其中,鲁棒自适应补偿器用来补偿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摩擦力矩和波动力矩;而插入的重复控制器用来进一步提高系统运动曲线的跟踪性能。二者的综合构成了系统完整的控制律。Lyapunov方法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最后,通过对高精度伺服系统的仿真研究证明了该改进补偿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航空发动机密封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各先进工业国家均在大力开发高性能密封技术,尤其对刷密封及吸气式端面密封作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不少研究报告。本文着重介绍在航空发动机密封技术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对刷衬篦齿及柔顺片等新型密封方案的设计概念,基本结构,主要性能及当前发展水平作简要介绍,供发动机设计师们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6.
无磁链反馈直接转矩控制(DTC)因转矩响应速度快,为小电感磁悬浮反作用飞轮(MSRF)无刷直流电机(BLDCM)的转矩脉动抑制提供了可能,但其bang-bang控制器使电机转矩脉动较大。为解决此问题,对影响转矩脉动的换相和非导通相续流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得出电机转矩与绕组电流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转矩预测的转矩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减小转矩脉动,并证明了所提策略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在采用滑模观测器(SMO)进行反电动势估计时,提出一种新的带有参数的光滑连续函数替换符号函数,有效地抑制了滑模观测器的抖振现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改进滑模观测器和转矩预测的改进转矩控制方法相对于传统直接转矩控制能够更好地抑制转矩脉动,而且转矩响应速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7.
对旋转整流器式无刷励磁电路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的计算机数字仿真分析。比较了三相桥式整流和三相零式整流两种励磁电路的动态响应特性,得出换相电抗负载因素、励磁机和主发电机励磁绕组时间常数对动态响应时间的影响关系。这些关系的揭示对合理设计旋转整流器式无刷发电机参数,提高整体系统性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
建立了永磁同步发电机和二极管整流器构成的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字仿真方法分析了该电机的静态和动态工作特性。分析表明,永磁式无刷直流发电机具有较硬的外特性和快速的动态响应过程。在分析含该类电机的电源系统的特性时,可以采用其稳态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99.
航空发动机封严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严技术一直是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研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封严技术是满足发动机耗油率、推重比、污染物排放、耐久性及寿命期成本目标的关键技术。通过减少发动机内部气流的泄漏量,可大大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典型封严技术,详细介绍了石墨封严、篦齿封严、刷式封严的结构特点及其技术改进和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德国...  相似文献   
100.
针对具有双通道结构的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 Brushless DC Motor)容错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和大范围调速特点,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条件下,通过分析两个通道中功率电路直流母线电流波形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归一化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Fast Fourier Transform)方法提取频率特征,再结合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进行故障检测与识别的方法,并通过实际电动机系统的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规一化FFT方法可以消除不同转速和不同负载对判断结果的影响;专家系统中阈值的选取可以有效避免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噪声等因素的影响.算法复杂度低,可靠性高,易于应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