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65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介绍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给出了系统设计的整体方案,并详述了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动机的全数字化双闭环控制。  相似文献   
62.
30CrMnSiA钢产品 拟应用汽相缓蚀纸封存,经恒温恒湿试验、盐雾喷雾试验、快速甄别试验及模拟试验、实物试验,证明:试件包2号汽相缓蚀纸提高抗潮湿能力205.7倍,抗盐雾能力4.8倍;包2号复合汽相缓蚀纸提高抗潮湿能力246.9倍,抗盐雾能力48倍。试验证明:两种汽相缓蚀纸的防锈封存期能超过6个月,适用于工序间防锈。  相似文献   
63.
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分配影响因素数值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欢  焦忠泽  孙丹  刘永泉  战鹏  信琦 《航空学报》2020,41(10):123544-123544
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分配直接影响刷式密封的封严特性和使用寿命,现有多级刷式密封结构存在各级压降不均衡导致密封提前失效的问题。本文建立多级刷式密封三维实体流固耦合求解模型,设计搭建多级刷式密封实验装置,在数值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相互验证的基础上,研究了工况参数与结构参数对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分配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不均衡性的产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工况下,相同结构的两级刷式密封各级压降占比分别为32%~35%和65%~68%,三级刷式密封各级压降占比分别为21%~27%、27%~32%、41%~52%,多级刷式密封各级承担压降逐级增大,进出口压比对级间压降分配影响不大;增大刷丝束与转子表面间径向间隙、刷丝之间间隙以及后挡板高度均可改善各级压降分配,同时也会增加泄漏量;影响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均衡性的主要原因是逐级不均匀增大的体积流量,各级压降随体积流量逐级不均匀的增加而增大;增大下游级流道截面积可有效降低体积流量,平衡多级刷式密封各级压降。本文研究结果为多级刷式密封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后挡板结构对刷式密封泄漏特性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坤  潘君  王晓燕  力宁  胡廷勋  谭键 《推进技术》2020,41(12):2834-2839
为了研究后挡板结构对刷式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模拟航空发动机静态和动态工况,对三种不同后挡板结构的刷式密封泄漏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标准型刷式密封,后挡板结构中设计环形平衡腔能有效缓解刷式密封刷丝滞后效应,但间隙值过大将导致刷式密封性能下降;刷式密封实验件b(有环形平衡腔,与刷丝束之间的间隙为0.2mm)的泄漏参数Φ2保持在7 g﹒K1/2﹒mm/(N﹒s)以内,表现出优异的密封性能,这说明合适的环形平衡腔间隙值设计,能有效缓解刷式密封刷丝滞后现象。根据实验结果,环形平衡腔的间隙设计值应不大于0.4mm。  相似文献   
65.
汽液比是直升机燃油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正常燃油及宽馏份燃油,因其空气溶解系数及真实蒸汽压力的差别,导致计算方法的不同。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燃油的特性,给出了不同的计算公式,以及汽液比计算公式中参数的确定方法、使用限制。  相似文献   
66.
建立了基于柱面圆周摩擦的直接测力法与间接转矩法两种刷式密封摩擦因数实验识别模型,设计搭建了刷式密封摩擦磨损特性实验装置,设计加工了8种不同结构参数的刷式密封实验件,实验对比分析了两种摩擦因数识别模型的实验结果,研究了结构参数对刷丝与转子表面正压力影响、工况参数对刷丝摩擦因数影响、干涉量对刷丝磨损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测力法与间接转矩法测得的刷丝摩擦因数彼此相差较小,直接测力法稳定性优于间接转矩法。刷式密封刷丝与转子表面静态和动态正压力均随后挡板保护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刷丝径向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刷丝束厚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同干涉量下,静态正压力大于动态正压力;刷式密封刷丝与转子表面正压力在干涉加载阶段大于干涉卸载阶段,在转速升高阶段大于转速降低阶段,刷丝表现出滞后效应。刷式密封刷丝摩擦因数随刷丝与转子间干涉量的增加而降低,随转子转速的增加而降低;随摩擦时长增加,摩擦因数在磨损初期先迅速降低,之后基本保持稳定。刷式密封刷丝磨损量随刷丝与转子间干涉量的增加而增大,刷丝与转子间干涉量由0.3 mm增加至0.4 mm时,刷丝磨损量增大了296.66%。  相似文献   
67.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以下简称BLDCM)的控制算法一般采用嵌入式软件编程的方法实现,其开发过程复杂,代码编写工作繁重,在电机控制器研制初期不利于提前进行控制算法的研究。基于Matlab/Simulink开发的dSPACE实时仿真平台,无需代码编写,实时性好,控制算法开发周期短,能够很好的用于BLDCM控制原理的理解和控制算法的仿真研究。通过BLDCM的在线实时仿真,介绍了基于dSPACE的半实物仿真技术,建立了基于BLDCM双闭环控制的仿真模型,利用ControlDesk软件进行了在线参数调试,实现了双闭环控制模型快速控制原型验证(RCP)。通过BLDCM的实时仿真,验证了BLDCM双闭环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实时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性较好,电机转速控制稳态和动态性能较好,为BLDCM的控制算法提供研制依据,体现了Matlab/dSPACE仿真平台在控制器算法设计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8.
模拟刷式封严泄漏流动的多孔介质模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将刷束处理为多孔介质,在动量方程中引入由于多孔介质对流体流动的阻碍作用而引起的动量源项,之后详细分析了刷束孔隙率的确定方法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该孔隙率,从而建立了模拟刷式封严泄漏流动的多孔介质模型.对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做进一步的修正后,可以与实验结果很好地吻合,证明了利用该模型预测刷式封严的泄漏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9.
针对惯性动量轮用单圈磁钢无刷直流电机气隙磁密低且干扰磁密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圈磁钢无刷直流电机.介绍了电机的磁路构型,采用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了 2种电机的有效气隙磁密和干扰气隙磁密,并利用数学方程推导分析了 2种电机的驱动力矩和干扰力矩.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电机相比,新型双圈无刷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结构特性.在建立电...  相似文献   
70.
基于开关式Hall传感器的飞轮低速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基于TMS320LF2407A的飞轮用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字化速度控制方案。为提高飞轮系统的可靠性,通常在电机定子上安装开关式Hall器件来检测转子的位置。但由于Hall所能提供的位置脉冲有限,在低速时,仅利用Hall提供的位置信息,很难得到精确的速度估计。为此,文中提出改善基于Hall的无刷直流电机速度估计性能的两种方法:一是增加Hall数量,二是标定Hall安装偏差。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