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00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总结了FAR 25部与CS 25部最新结冰相关的规章条例。因为引入过冷大水滴条件和混合相与冰晶结冰条件,FAA与EASA在其适用性方面产生了差异,导致了两者条款规定的不同要求,所以将FAR 25部与CS 25部运输类飞机结冰相关的适航规章进行了比较。根据两部结冰适航规章,具体阐述和分析规章中存在的差异性。总结出CS25部更为严格,限制的范围也更大。同时也对过冷大水滴结冰条件规章作了分析。这对国内适航规章的研究和未来取得FAA和EASA对我国运输类飞机设计批准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2.
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CJ818客机机翼周围的流场和水滴运动轨迹进行了计算;介绍了水滴撞击特性的计算方法,编写程序计算了机翼的水滴撞击特性,并据此确定出机翼的防冰范围;分析了防冰表面热流的组成,并给出了每种热流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写程序计算得到了CJ818客机机翼的防冰热载荷。  相似文献   
73.
CJ818客机尾翼周期电热除冰系统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CJ818客机尾翼的周期电热除冰系统进行计算分析,内容涉及尾翼的周期电热除冰系统的初步设计、加热条布置方式、外流场CFD计算、水滴撞击特性计算、防护范围以及加热条功率的确定等。计算了最佳加热功率时尾翼蒙皮在加热条中心上方和间隙上方的温度分布以及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由此判断一定周期之后该周期电热除冰系统是否达到系统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74.
低速下水滴撞击固体表面运动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滴撞击飞机部件造成结冰问题为背景,运用level set界面追踪方法,把不可压黏性方程组中的表面张力用level set函数表示,并利用2阶变密度投影算法求解二维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数值模拟了低速下的水气界面追踪问题.为了能够处理密度比为1000的水气界面问题,在界面处引入了一定宽度的光滑过渡带宽,进而消除了由于界面两边大密度比引起的数值震荡,由此较为成功地模拟了大水滴在不同表面张力时撞击平板后的形态变化及其运动轨迹.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以有效地处理界面处密度比和黏性很大的不可压多相流问题.考虑界面处的表面张力,本算法可模拟不同表面张力下的界面运动变化.   相似文献   
75.
为了探索飞机结冰研究中水滴撞击过程的变形行为发生机理和本质特征,提高结冰数值模拟的精准度,利用高速相机对水滴加速运动过程的变形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研究,定义了水滴变形过程的4个典型形态,分析了水滴变形与各无量纲量的关系,拟合了水滴变形后的阻力系数曲线和计算式。研究表明:水滴在气动力作用下会发生显著的变形现象,依次历经圆球形、椭球形、半球形、圆盘形4种典型形状;水滴的纵横比随韦伯数(We)的增大呈线性减小,随邦德数(Bo)的增大呈双曲线减小;水滴变形会导致其阻力系数增大,在Re=500左右时,水滴阻力系数曲线开始脱离球形阻力系数曲线,逐渐增大至接近圆盘形阻力系数曲线,这与其变形过程一致。  相似文献   
76.
拉格朗日方法在计算三维复杂外形的水滴撞击特性时,一般需要通过插值获得物面网格上的水滴收集率,而这一过程容易造成计算结果失真。建立了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水滴收集率计算方法,通过确定撞击物面网格角点的水滴轨迹实现物面网格中心处的水滴收集率计算,避免插值运算。该方法的计算思路如下:根据撞击点到目标点的距离,采用梯度下降法自适应地调控水滴的初始释放位置,使撞击点落在壁面网格角点附近的给定阈值范围内;采用邻点检索算法,快速确定迎风面内所有撞击网格角点的水滴轨迹;基于流管定义,计算出网格中心处的水滴收集率。采用该方法对典型三维外形的水滴收集率进行了计算,并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计算结果与文献数据吻合良好,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插值导致的结果失真问题,能够为飞机结冰及防除冰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正>关键部位结冰是飞机发生飞行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当飞机在具备结冰条件的云层中飞行时,机翼、尾翼、风挡、空速管、螺旋桨、直升机旋翼、雷达罩、发动机进气道等部位的迎风面会收集过冷水滴。这些过冷水滴会附着飞机上形成凹凸不平的冰层,破坏飞机的气动外形,影响传  相似文献   
78.
79.
三维翼面结冰过程及其影响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得到三维机翼及翼身尾构型在结冰条件大气中的结冰过程和影响,采用结构化网格对M6机翼和翼身尾构结冰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飞机结冰过程的数值模拟采用欧拉两相流法求解水滴撞击特性,基于Messinger热力学模型模拟冰形增长过程,对其水滴撞击特性、结冰形状及结冰后对气动特性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可得:机翼展向,随着弦长变小,结冰量逐渐增多,尤其对大展弦比机翼更为明显.同时机身前端迎风面也是比较容易积冰的区域.  相似文献   
80.
发动机整流支板大尺寸过冷水滴撞击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剑平  刘振侠  张丽芬 《航空学报》2011,32(10):1778-1785
目前航空发动机防冰系统通用设计方案是以过冷小水滴的撞击特性为依据,但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尺寸过冷水滴(SLD)环境下的结冰会对飞行器带来更加恶劣的影响.基于此,对大尺寸过冷水滴环境下发动机进口支板的水滴撞击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水滴运动控制方程进行了修正,以模拟水滴的变形及破碎的影响;然后对水滴在壁面处飞溅、反弹现象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