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4篇
  免费   853篇
  国内免费   67篇
航空   1576篇
航天技术   102篇
综合类   142篇
航天   53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突扩燃烧室水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类型3种结构的突扩燃烧室分别进行了可视化水流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剪切层中出现明显的旋涡结构,旋涡的产生、发展、脱落、破碎影响着燃烧室的流动状态;中心突扩燃烧室的流动状态与突扩比密切相关;在两侧突扩燃烧室中,由于两股流体的冲撞作用,导致流体周期性摆动,并在两侧卷起相对有规律的涡对,流动具有明显的低频振荡特征.  相似文献   
992.
亚燃燃烧室两相反应流场的燃烧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要介绍6种可用于亚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计算模型的原理、特点及发展状况;选用两个有代表性的涡耗散概念模型与局部化学平衡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定量结果显示,基于动力学反应机制的涡耗散概念模型对燃烧室流场的整体描述较好,基于快速反应的局部化学平衡模型会出现燃烧室火焰面前移现象,对于稳定器后方的流场计算结果,二者是一致的。由于考虑的组分较少,涡耗散概念模型计算的温度峰值要高于化学平衡模型的计算结果。两个模型计算的燃烧室室压、喷管出口总温等总体参数均与试验值接近。  相似文献   
993.
RBCC和TBCC组合发动机在RLV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宏  何国强 《火箭推进》2008,34(3):39-43
论述了吸气式组合发动机在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上的使用现状,分析了各种组合方案的优势和特点,着重介绍了RBCC、TBCC的应用对飞行器总体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两种较优的飞行器组合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994.
预混湍流燃烧的level-set小火焰库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燃气涡轮发动机中贫燃预混预蒸发燃烧室,考虑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结合Level-set方法与小火焰模型模拟预混火焰,计算了甲烷/空气贫燃预混燃烧的火焰面的位置,并比较了在贫燃条件下各当量比的NO排放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95.
氢氧同轴式喷嘴燃烧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氢氧直流同轴式喷嘴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对燃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热试验和分析,并拟合出了喷嘴缩进深度、速度比和动量比与燃烧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氧喷嘴缩进深度、氢氧喷射速度比和动量比等是影响氢氧同轴式喷嘴燃烧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喷嘴缩进深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6.
文章根据近年国际学术会议上的相关论文进行编研。从卫星有效载荷整体隔振的技术背景到必要性,重要性、经济价值等诸多方面予以讨论,旨在全面引进国外整星或有效载荷隔振缓冲技术,提高我国卫星设计科技含量,增强竞争能力。除了突出提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飞行实测数据和分析试验数据外,还提供国外正在研发的有源/无源组合隔振缓冲技术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997.
圆环片扰流器对爆震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飞行状态下成功实行液态燃料的连续爆震在工程上有较大的难度。通过在爆震管内安装扰流器促进爆震波的形成,并针对不同扰流器结构参数对管内爆震燃烧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开展了实验研究,获得了爆震燃烧特性随扰流器长度、间距和起始位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燃烧波峰值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随扰流器片数、间距的增加和起始位置的变大而增大;当在管内产生爆震波后(爆震波峰值压力大于1.4M Pa,火焰传播速度>1 000 m/s),燃烧波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随上述参数的改变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介绍了在低压下进行气液双组元单喷嘴高频稳定性热模拟试验的基本情况、试验方法、试验原理和试验结果。该试验方法独特、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危险性小。这种试验方法可应用于其它新型号的研制和喷嘴设计中。通过单喷嘴高频稳定性热模拟试验,可以获得喷嘴结构参数和工况参数变化对高频燃烧稳定性的影响趋势,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初期可获得较为可靠的高频燃烧稳定性信息,选出燃烧稳定性相对好的喷嘴方案,可以降低发动机研制成本和降低研制风险。  相似文献   
999.
黄敏超  刘昆  张育林 《上海航天》2002,19(6):7-9,28
针对分级燃烧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启动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变结构控制系统。将启动过程的控制量分解为期望控制输入和随机反馈控制输入,后者由变结构控制来确定。选择发动机涡轮泵转速,预燃室和燃烧室压力作为跟踪状态变量构造线性切换函数,采用分段的等速趋近率实现滑动模态控制。这种变结构控制结构简单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使发动机启动过程的稳定性增强,仿真研究验证了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0.
翼槽区内的火焰传播过程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整个点火升压过程有潜在的影响。文中采用高速摄影技术测定了点火瞬态模拟实验发动机后翼槽区内的火焰传播过程,研究了不同设计参数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发现翼槽内的火焰传播过程首先是燃气充填过程,其次是火焰传播过程。翼槽内的火焰传播速度与升压梯度和翼槽的宽度有关,升压梯度越高、翼槽越宽则火焰传播速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