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9篇 |
免费 | 153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51篇 |
航天技术 | 23篇 |
综合类 | 45篇 |
航天 | 5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本文描述用电子束辉光法测量高超声速流中平均密度、速度以及密度变化特征的物理原理和过程。对此法用于平板上激波层稳定性问题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作了分析。内容通过风洞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2.
基于西北工业大学高亚声速平面叶栅风洞,测量了维氏收缩段的出口流场,发现其方向场品质较差,相比速度场和总压场,核心区沿周向减小了15%。对四种收缩段进行数值模拟后,对比了收缩段的出口核心区、均匀性及分离特性,发现维氏曲线在前部收缩,进口收缩过急引起旋涡,但出口稳流段较长,因此出口均匀性更好。双三次曲线在后部收缩,主流区顺压梯度更大,因此附面层更薄,气流偏角更小,分离特性更好,但出口过冲更大。现有维氏收缩段的三维结构在拓宽核心区同时对气流扰动较大,恶化速度场与方向场,气流偏角增加最大达43%。进口管径对双三次收缩段的流场特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3.
174.
175.
双下侧布局二元超声速进气道掺混气动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一种冲压发动机用设计飞行马赫数范围为2.5~3.5的双下侧布局二元超声速进气道掺混气动特性开展了高速风洞实验和一体化数值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混和段内气流是通过两股气流的撞击以及横截面上二次流形成的旋涡不断掺混的,这也是混和段气流损失的主要原因.采用二元进气道的双下侧布局在整个混和段内气流除了在射流区内不均匀外,在1.5D截面至掺混段出口截面4.5D处慢慢趋向均匀.(2)掺混段出口截面与进气道出口截面总压恢复系数变化规律一致.随着来流马赫数和侧滑角的增大,掺混段出口截面总压恢复系数均是逐渐下降,而随着迎角的增大其总压恢复系数是提高的.(3)导流段损失和混和段损失均随着来流马赫数和侧滑角的增大而增大,整个掺混段损失增大.而随着迎角的增大,由于导流段损失逐渐下降,混和段损失变化不大,所以整个掺混段损失是降低的.(4)随着导流角的增加,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几乎未受影响,而掺混段的总压损失呈线性提高.研究范围内随着导流角的增大,气流导流段的总压损失几乎不变的,而由于径向速度分量增大,混和段损失增加,同时掺混出口截面承受反压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76.
177.
178.
建立了微下冲气流影响下的飞机运动的数学模型,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微下冲气流对飞机滑跃起飞的影响。结果表明微下冲气流对飞机滑跃起飞性能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微下冲气流中心的位置对飞机滑跃起飞的影响十分显著。如果飞机离开斜板时处于顺风微下冲气流场,那么飞机的爬升高度和爬升率将严重下降,对飞机的滑跃起飞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9.
王志超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3,(3):24
在民用飞机防火系统地面模拟试验中,由于气流流量对试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模拟发动机风扇舱、发动机核心舱、APU舱和货舱在飞行中的气流流量。由于流量的精度对试验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设计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气流模拟系统,基于PID控制算法,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带动风机模拟所需的气流,满足地面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