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航空   1312篇
航天技术   160篇
综合类   202篇
航天   3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01.
文章主要介绍了几类航天上可用于连接与分离的非火工装置,如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连接释放装置,石蜡驱动器,低熔点材料释放装置。非火工装置具有冲击力小、无污染以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非火工装置的这些优点正好是火工装置的不足之处,所以在不能使用火工装置的条件下可以考虑使用非火工装置。文章对接分离装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2.
防空导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隆魁  汤国建  余梦伦 《宇航学报》2008,29(6):1895-1900
直接力和气动力复合控制技术是先进防空导弹对付高速机动目标、兼有反导能力以 及发 展成为动能拦截弹最现实有效的技术途径。针对力矩式复合控制方法,为减小由于弹体滚动 所引起的耦合影响,建立了俯仰-偏航通道短周期运动模型;在弹体慢旋条件下给出了参考 信号状态空间模型,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跟踪控制方法设计了复合控制姿态稳定系统,并基 于分离原理设计了参考信号状态观测器。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对制导指令的响应时间小于0.1 秒,对螺旋机动弹道目标的拦截脱靶量为0.34米,说明该复合控制方法具备直接碰撞目标的 能力。〖JP〗  相似文献   
203.
尖拱弹身大攻角N-S方程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有限体积的NND格式,数值模拟了弹身超音速有攻角绕流,分析了周向网格和法向网格对弹身背风区分离流态及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两者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204.
针对普遍关注的羽流逆流污染问题,讨论了喷管出口背部位置受到的回流分子撞击热污染和分子沉积问题,从分子运动论和统计力学出发编制了计算程序,对不同的算例进行了计算,得到符合规律的结果,为火箭发动机设计和科学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5.
文章叙述了实用计算流体力学在外挂物分离方面的应用。内容包括:1.评估轨迹所使用的计算流体力学和轨迹综合方法;2.生成计算网格的方法和所需资源;3.评估挂架载荷和在计算的轨迹上的外挂物的位置和姿态、以及离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4.评估计算流体动力学过程所使用的参数,包括收敛速率、人工-小时和网格生成所需时间、所使用的计算机资源和对复制结果所需的人员技能。  相似文献   
206.
真空羽流场的 N-S 和 DSMC 耦合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调姿发动机真空羽流场的特点,采用差分求解N-S方程数值模拟喷管内流场,用DSMC方法数值模拟喷管外羽流场,得到了符合流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结果。为姿控发动机喷管设计提供了参考,并为真空羽流污染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7.
基于磁悬浮助推技术概念研究方案建立了一套悬浮加速缩比试验系统.从整体缩比模型振动试验出发,主要研究悬浮质量以及悬浮刚度对整体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并在进行缩比单元动态试验结论的基础上,建立试验模型的加速试验动态采集系统,对整体模型进行运行性能试验.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磁悬浮推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依据,并据此提出相应可行的解决方案设想.通过模型加速试验并采集试验数据定性分析磁浮系统的综合运动性能,以更好地评估系统稳定特性和品质,也为进一步研究磁悬浮助推发射的气动、分离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8.
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叶栅数值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通道激波单纯由强逆压梯度诱导的附面层分离进行了吸附式数值与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为某大转折角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叶栅,利用准三维叶栅通道计算程序(MISES)进行抽吸流场数值模拟,在确定抽吸位置后进行了风洞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抽吸后总压损失系数大幅度降低,对于单纯由强逆压梯度诱导的附面层分离,最佳抽吸位置应该位于附面层分离之后尚未充分发展之处;在确定抽吸位置时可以根据设计状态的分离状况进行;实际中需要的抽吸流量小于计算值;在数值计算中,具体的抽吸模型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修正,以使数值模拟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209.
针对某大型轴流风机设计了4种出口段轮毂匹配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4种方案下的风机特性和叶尖以及叶根流场结构.结果表明:出口轮毂形状的变化对该风机叶尖流场结构影响很小;该风机出口无轮毂时,在叶根区域出现约占20%叶高区域的分离流,损失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在相同的叶尖间隙下,风机效率随着出口轮毂扩压角的减小而提高;在风机出口增加一个匹配的平直轮毂或收缩轮毂可使叶根分离涡后移,分离区域减小至5%叶高以下,同时可使该风机效率至少提高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10.
Flow corridors are a new class of trajectory-based airspace which derives from the next generation air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ncept of operations. Reducing the airspace complexity and increasing the capacity are the main purposes of the en-route corrido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llision risk-capacity tradeoff using a combined discrete–continuous simulation method. A basic two-dimensional en-route flow corridor with performance rules is designed as the operational environment. A second-order system is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the point mass model and the proportional derivative controller together to simulate the self-separation operations of the aircrafts in the corridor and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from the User Manual for the Base of Aircraft Data are used in this research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ircrafts can self-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efficiently by adjusting their velocities,and rationally setting the values of some variables can improve the rate and stability of the corridor with low risks of loss of sepa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