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6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423篇
航空   2686篇
航天技术   183篇
综合类   398篇
航天   30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YF-22A演示/验证飞行试验计划于1990年12月28日完成。两架原型机累计飞行74架次,总计91.6飞行小时。YF-22A1号飞机的首飞是1990年9月29日进行的第二架原型机是10月30日飞行的。Dem/Val飞行试验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演示飞机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92.
气动结构串行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行器工程型号发展中的气动结构优化设计需求,提出和讨论了一种气动结构串行优化策略,将气动结构耦合优化问题分解成了气动外形优化和多工况下保持巡航气动性能的结构尺寸优化两个串行子问题。基于自研工具和商业软件MSC Nastran建立了全自动的面向工程应用气动结构串行优化能力。开展了CRM-WB和HIRENASD机翼气动结构优化设计,同时取得了减阻和减重收益。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具备一定的工程实用性,可在某种程度上解决飞行器型号发展中的气动结构优化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93.
在利用BACTM法对高性动性能飞机尾旋预测中,首先要求解平衡解,为此需要使用静态,强迫振荡天平气动模型和旋转天平气动模型,而在两气动模型转换过程中,常常遇到难找或不断得到平衡解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同伦法对气动模型进行处理,有效地了解决了该问题,同时,结合某战斗机进行了有关尾旋的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靠和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
鸭翼对BWB飞机低速纵向气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5.
本文主要介绍国外在此领域进行的研究工作以及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在此方面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96.
基于量子行为鸽群优化的无人机紧密编队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徐博  张大龙 《航空学报》2020,41(8):323722-323722
随着军事、民用需求的提高和相关领域的技术推动,无人机编队协同作业已成为当今人们逐渐关注的焦点。无人机紧密编队是指无人机间侧向距离在1~2倍翼展内的编队,因其可有效改善编队中无人机的气动性能而备受瞩目。基于无人机紧密编队条件下的气动耦合效应,建立三维空间下的状态空间方程描述双机相对运动,并推导了紧密编队条件下的双机最优编队构型,在此构型下将人工势场法和编队控制相结合作为控制系统中的间接控制环,并针对基本鸽群优化算法的寻优缺陷利用量子行为规则对其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鸽群优化算法和无人机控制量结合作为控制系统中的直接控制环,最后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此控制系统对于紧密编队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
98.
本文根据近期新形式进气道的特点,总结了一些做该种类实验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
亚细亚之翼     
在研制隐身战斗机的热潮中,亚洲一直是被忽略的角落。不过,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很多国家和地区也逐渐显露出力求在世界航空舞台上争取一席之地的决心。——编者  相似文献   
100.
SA-2:该类导弹有两处特殊设计:输油管路暴露于表面,以及不对称机翼设计。燃料箱安装在导弹前部,随着燃料消耗导弹重心逐渐前移,使导弹始终保持良好的机动性。暴露于导弹表面的输油管路将燃料输送至尾部发动机,同时使导弹的滚转趋势增强,不对称机翼设计正好抵消了由管路引起的滚转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