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航空   35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20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争争吵吵持续开了十几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达成了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于2009年12月19日闭幕。就在距此次峰会开幕不到72个小时的时候,爆发了一个被称为“气候门”的丑闻,颇有搅局的意味。  相似文献   
32.
<正>自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后,以实施市场机制为核心的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蓬勃发展,已逐渐成为继石油市场后的另一令人瞩目的新兴市场。其中,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欧盟ETS)的交易额由2005年的79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200亿美元,占据全球碳市场中的绝对份额,2010年占有率为84.4%。欧盟2012年实施的国际航空运输纳入欧盟ETS为起点,民航业节能减碳目标与碳排放交易市场逐渐结合,使得排放交易成为被民航业界认可的技术、运营、基础设施之外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3.
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一两代人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科学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6.4度之间。更令人不安的是,从最新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速度来看,地球气候已经开始朝着6-7℃严酷升温发展,大大超出2℃的地球生态警戒线,世界处在毁灭性的气候混乱状态边缘。  相似文献   
34.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皆为对立的统一。大到宇宙世界,它的组成就是明物质和暗物质,明能量和暗能量:小到原子世界,它的组成就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同样,万事万物皆有它自己的兴和衰,生和死。这样一看.我们就可以坦然地面对我们自身,面对我们的栖息之地——地球。  相似文献   
35.
据新华社消息,5月31日下午,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一架米-171运输机直升机在执行运送第三军医大学防疫专家到理县的任务返回途中,在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因局部气候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于14时56分失事。机上有机组人员5人和因灾受伤转运群众及相关人员14人。米-171直升机是俄罗斯米里设计局设计、俄罗斯乌兰乌航航空生产联合公司生产的新型直升机,是米  相似文献   
36.
《航天员》2009,(5):7-7
9月14日,欧空局宣布将于2010年2月28日发射“克里塞特-2”号极地冰层探测卫星,对极地冰层及海洋浮冰进行精确监测,以此推动在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7.
二是从地球远古时代与现代的气候变化、自转速度变化来验证。 我们知道,根据考古发掘证明.地球上的某些地区远古时代和现代的生物物种分布及气候差异是相当大的。天津地质及矿物资源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蓝藻证明,13亿年前地球上一年有540天,一年有13~14个月,而每个月有42天.一天有15个小时。我认为,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地球遭受的多次撞击。  相似文献   
38.
《航天》2010,(1):12-12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蒋兴伟日前透露,我国拟在南极地区建立遥感卫星接收站,以完善我国海洋卫星应用体系,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全球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9.
发射短讯     
<正>NASA轨道碳观测者-2卫星发射据中国科技网2014年7月3日报道,美国轨道碳观测者-2(OCO-2)卫星于当地时间7月2日成功发射升空。NASA希望通过该卫星观测陆地与海洋吸收之外的二氧化碳在全球大气中的不均匀分布,对碳排放、碳循环进行精确的测量,进而更准确地预测全球气候变化。NASA计划发射6颗类似的地球监测卫星  相似文献   
40.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气象卫星在气象、气候、水文、海洋和农业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着重说明了气象卫星在灾害性天气(热带风暴、暴雨和强对流)监测、中期数值预报、气候监测与气候变化预测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指出气象卫星在地球资源与环境监测,以及某些自然灾害测监中的重要作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