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航空   35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20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西南航空》2012,(11):24
由中科院寒旱所、兰州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三家共建"干旱环境与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日前在兰州挂牌。据了解,这个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力打造的"学术高地",将瞄准干旱环境与气候变化,向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该中心揭牌后,各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将重点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22.
<正>于2009年12月7日~12月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会上有关专家的专题演讲指出:全球气候持续反常变化,已导致格陵兰岛上的河流流量增加,冰川崩裂速度加快。如果冰川崩裂阻止了北大西洋洋流,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而目前一些令人吃惊的发现表明,北大西洋洋流已  相似文献   
23.
一、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中的减排问题,主要是控制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含氟气体等)排放所引发的气候系统变化,目的是通过控制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而各国提出的节能减排政策,主要是从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的  相似文献   
24.
刊首语     
《西南航空》2008,(5):6
洪灾、高温、旱、沙尘暴,雪灾……面目狰狞的异常天气频频出现,“极端天气”一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超过过去任何时候,天气的变化也从未受到如此高的关注。据气象专家分析,极端天气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以温度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5.
低碳制造作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制造模式,是实现我国2020年减排承诺的有效途径,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节能减排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工程。实施低碳制造,要从能耗、物耗、废物排放等角度出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改善能源结构,实现制造企业碳排放减量化。  相似文献   
26.
李琳 《航天员》2014,(1):47-49
MAVEN:火星大气的考古学家 “火星大气和挥发物质演化探测器(MAVEN)”是NASA火星勘测计划的第二个任务,同时也是第一个致力于探索研究火星高层大气的航天器。MAVEN将会测量火星上层大气的密度,来帮助科学家理解这颗红色星球历史上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7.
全球航空减排——限制排放还是限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和活动,因而成为全球各行各业的首要重要议题,各类政治、经济、外交、商业活动、行业活动的背景均围绕气候变化议题进行。航空业自被欧盟纳入温室气体排放后,航空减排浪潮席卷全球,引起了国际航协、国际民航组织和航空公司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8.
环境减灾A、B星应用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综合减灾科技能力已成为各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08年9月6日,环境减灾A、B两颗光学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开展灾害监测有了稳定的卫星数据源,也是我国着力提高科技减灾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建设的第一步,A、B星成功发射以来,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积极组织开展运行管理与应用工作。一年来,针对环境减灾A、B星的特点,国家减灾中心联合国内外相关单位和领域专家,共同开展了环境减灾A、B星CCD、超光谱成像仪、红外相机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应用表明,卫星数据稳定、"三合一"、大幅宽、高重访周期等优势使得环境减灾A、B星颇受用户的青睐。  相似文献   
29.
中国空间地球科学发展现状及未来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地球科学是以空间对地观测为主要信息获取手段,研究地球系统的各圈层及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演变,对地球进行系统研究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为纪念空间科学学会成立40周年,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空间地球科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中国空间地球科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0.
从2007年9月17日开始,乘坐汉莎航空班机的乘客们将能够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生态保护意识的乘客可以通过非盈利合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投资气候保护计划。乘客可以登录汉莎航空首页www.lufthansa.com进行捐款。所捐款项将直接投资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气候保护项目。经过筛选的项目均遵守最为严格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