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26篇
航天技术   34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1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孙永志 《航天电子对抗》2007,23(5):24-25,28
采用格林函数法和FDTD计算法,分别分析和计算了微波、毫米波接收前端中多芯片组件的不同摆放位置对系统的噪声系数和功率增益的影响.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表明微波多芯片组件的位置是影响宽频微波、毫米波接收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83.
84.
由于毫米波具有微波与红外所有不具备的独特优势,目前已成为军事开发的热点。概述各种毫米波制导武器,指出其威胁的严重性,简介毫米波有源和无源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85.
86.
潘法周 《上海航天》1998,15(1):43-47
采用“准单基”连续波工作体制的雷达站,收发天线采用喇叭天线,天线口径到目标吊挂中心的距离为5.97m和8.46m,在这些距离内将目标旋转0°~360°,改变目标的俯仰角、机翼后掠角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该结果将对地空导弹主动引信总体设计提供了有用数据。  相似文献   
87.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空间任务也越来越复杂,能源供给是航天器面临的首要共性问题,航天器间的无线能量传输也显得愈发重要。由于航天器在体积重量和功耗上的限制,为了保证有效的无线能量传输,需要采用毫米波高频段,同时还要解决如何在有限的发射功率和发射天线口径情况下提高接收功率等技术难题。在回顾毫米波高频段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探索基于慢衰减电磁波产生和准无衍射波束形成的远距离时空聚焦微波能量传输理论与方法,并开展毫米波高频段整流器件建模研究和高效整流天线集成设计工作,建立航天器间毫米波无线能量传输缩比简化原理验证系统的研究设想,有望为航天器间无线能量传输效率提升提供技术基础和技术途径,也将推动无线能量传输在无人机无线输能、地面特殊场合供电等远距离无线输能应用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8.
雨丝 《太空探索》2012,(10):55-55
美国海军已批准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ATK)研制的AGM-88E先进反辐射导弹(AARGM)投入大批量生产。该型弹是一种中程超声速反辐射导弹,由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改进而来,主要改进之处是采用了毫米波导引头和GPS/惯性制导方式。当敌方防空雷达针对美军的反辐射导弹采取对抗性关机措施时,哈姆导弹将无法应对,但AGM-88E先进反辐射导弹可以,从而填补了美军的这一能力空白。  相似文献   
89.
天基毫米波空间碎片观测雷达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道京  刘波  尹建凤  乔明 《宇航学报》2010,31(12):2746-2753
介绍了天基毫米波空间碎片观测雷达的难点和关键技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将同时多波束天线引入到高速目标探测中,分析了雷达天线和发射机的形式,采用多频信号处理方法解决多普勒模糊问题。给出了空间站载天基毫米波雷达的系统参数,分析了测距、测角、测速精度。在天球坐标系下建立了雷达平台坐标系,通过速度分解和坐标转换,结合雷达成像的方法分析了雷达和碎片间的相对速度、位置的几何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站载天基毫米波雷达系统空间碎片轨道预测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0.
朱莉  李兴国  王本庆 《宇航学报》2011,32(11):2457-2462
针对近程条件下由于目标各散射点回波的干涉而产生“角闪烁”效应的问题,首次提出采用全息技术研究近程目标的毫米波散射特性。该方法利用相位干涉效应,补偿电磁波的波前球面弯曲,并通过对回波信号的数学建模,反演目标的散射场分布函数。给出了四类不同特征的目标进行近程RCS预测,预测结果与目标特性相一致,表明该方法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