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308篇
航天技术   86篇
综合类   36篇
航天   1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本文介绍了一种脱壳去毛利工艺,即用加热法去除电机转子硅钢片和铝导条边缘毛刺工艺的机理、参数及优点。  相似文献   
122.
针对H-5飞机在高度低于50m复飞时,由于高度低,发动机加速性差,绕横轴转动惯量大,只能采取边拉杆边加油门,其拉杆速率一般为正常着陆下滑拉杆速率的1~4倍。退出下滑后注意保持飞机姿态,使之逐渐增速。经研究探讨,认为复飞最低安全高度为8~10m,在此高度复飞时,对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和驾驶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23.
124.
125.
C档案     
  相似文献   
126.
《航空港》2012,(7):43
Smart Pebble鹅卵石,来自于韩国设计品牌designMAXX,采用新兴的铂固化硅橡胶(Platinum silicone),它拥有高度的可塑性,平滑不会刮伤高贵的笔电、手机,中空设计犹如吸盘一般,能够轻易地让它吸附在任  相似文献   
127.
<正>机场净空管理涉及到航空器的运行安全与运行效率。综合相关文献,比较了我国军民航在净空管理方面的差异,分别从障碍物限制面、基本仪表着陆系统面、障碍物评价面、PANS-OPS超障面等角度进行了辨析和阐述,详细介绍了碰撞风险模型的设计原理及其与障碍物评价面之间的关系,针对工程项目中容易被忽略的目视航段面、障碍物保护面、最低扇区高度和终端进场高度、雷达最低引导高度、航空器一发失效性能分析等环节展开了解读。基于我国净空障碍物控制现状提出了系统性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8.
膨胀偏流喷管高度补偿机制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膨胀偏流喷管高度补偿性能,采用CFD方法,对环喉式(ATEDN)和分散式(DTEDN)膨胀偏流喷管在不同高度的工作状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度变化对膨胀偏流喷管性能的影响和膨胀偏流喷管的高度补偿机制。结果表明:在工作高度0km~15km内,膨胀偏流喷管推力系数优于传统喷管,具有自动补偿能力,其工作模态是从低空"开放"模态转换到高空"闭合"模态。环喉式膨胀偏流喷管性能优于分散式膨胀偏流喷管,其中心体尾锥角、收敛角和初始角存在最优角度,分别为70°,5°和65°,其中收敛角对性能影响较小。对于分散式膨胀偏流喷管,喉孔数目为6喉孔的喷管高度积分总冲比4喉孔的喷管高1.94%;采用带状喉孔的喷管高度积分总冲比圆孔喉口的喷管高3.47%。  相似文献   
129.
陈磊  贾慧铭  王革  李德坚  关奔 《推进技术》2021,42(3):513-521
为研究柔性变结构喷管的高度补偿潜力,本项研究利用ANSYS平台,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柔性变结构锥型喷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飞行高度和柔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对喷管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飞行高度的升高,柔性喷管变形加剧,喷管内部流场呈现出膨胀波-激波-膨胀波的波系特征,喷管柔性段的最大型面变形量和壁面最大应力逐渐增大。当材料弹性模量大于100 MPa时,喷管柔性段型面变形对流场的影响将可以忽略。研究显示,该柔性喷管的低空比冲显著高于传统喷管,高空比冲仅略低于传统喷管,其6 km设计高度下较传统喷管有1.462%的高度积分比冲增益。  相似文献   
130.
在常规发动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变循环的发动机前、后涵道引射器模型,建立了带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DFS)的变循环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及非线性方程组,深入研究了带CDFS的变循环发动机主要设计参数的匹配规律,并在一定控制规律下给出了性能计算流程。通过性能仿真分析了此类发动机的高度-速度特性和节流特性,并根据性能分析结果提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带CDFS的变循环发动机在单、双外涵模式下有完全不同的特性,双外涵模式不适合在高空大马赫数状态下开加力使用。另外,还给出了保证地面起动安全性的模态转换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