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144篇
航空   1232篇
航天技术   249篇
综合类   193篇
航天   54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了提高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的工作频率,设计了一台内径30mm,长度1000mm的电磁阀式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模型.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模型采用航空煤油为燃料,压缩氧气为氧化剂,压缩氮气为隔离气体,通过选用高速大流量电磁阀,加热燃料,安装Shchelkin螺旋等方法,使得该模型能够在20~30Hz频率下多循环稳定工作.工作频率为30Hz时,爆震波峰值压力达到2.2MPa.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的时均推力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接近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142.
提出了一种运用高速D/A卡产生复合视频信号的方法。以PAL制式为例介绍了复合视频信号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重点阐述了设计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法,例如副载波相位连续性、图像的缩放和插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3.
S形进气道流动控制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FD技术,结合试飞数据,对某S形进气道进行了加涡流发生器的流动控制数值模拟研究.着重分析了三个不同位置加涡流发生器后,进气道内部二次流的发展;之后比较了不加涡流发生器及不同位置加涡流发生器时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畸变等情况.结果表明涡流发生器明显地影响着进气道内部二次流的发展变化,涡流发生器对进气道出口周向稳态总压畸变有较大程度改善,但是对于提高总压恢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4.
根据提高电解磨削质量关键在于电解和机械作用合理匹配这一原则,提出了改善加工效果的相应措施,对来用恒流源的电解磨削机理进行了探讨,研制了小孔电解磨削的可调恒流脉冲电源,进行了工艺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5.
进气道旋流发生器的设计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深入研究旋流以全面评价进气道/发动机相容性,设计了一套可调叶片转折角、叶片高度、叶片数的叶片式旋流发生器.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旋流发生器进行了各种组合的流场计算,分析了可调参数对旋流发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旋流发生器能够产生整体涡强度达8°~22°的旋流,叶片数对旋流整体涡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6.
建立4个关于转子进动的定理.定理1为转子进动圆的面积定理;定理2为转子进动圆的周长定理;定理3和4则描述了转子上的作用力及其所作的功与转子进动的关系.应用上述定理,对不平衡力、阻尼力和反对称交叉刚度产生的弹性力所做的功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与经典理论一致.但发现,ωy<Ω<ωx时,由于|r-|>r+|,反对称交叉刚度产生的弹性力做负功,W<0.这种情况下,反对称交叉刚度为镇定因素,有利于抑制反进动失稳.   相似文献   
147.
 针对椭圆参考轨道的编队飞行控制系统,基于哈密尔顿 雅克比(Hamilton-Jacobi)方程,给出一种新的生成函数半解析近似解的计算方法,同时推导了编队飞行控制系统相对运动的线性状态转移矩阵,并且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个具体的编队飞行任务,采用线性规划算法得到了队形保持的闭环控制器,该算法得到的是脉冲形式的控制序列,因此更具有实际意义。同时还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避免生成函数奇异点的方法,从而减少了生成函数间相互转换所带来的计算量。最后的非线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8.
为了探索冲压发动机用低燃速贫氧推进剂燃气发生器端面燃烧的规律,采用X射线荧屏分析技术对全尺寸燃气发生器端面燃烧规律进行了诊断研究。试验成功采集了燃气发生器药柱燃面随时间的退移图像,图像数据表明低燃速贫氧推进剂药柱沿轴线方向以近似"三维"锥面体进行退移,在45s左右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锥顶角68.5°。试验数据还表明,锥面效应一方面引起燃气发生器药柱燃速由1.60mm/s增大到1.80mm/s;另一方面引起装药燃烧室压强由初始平衡压强0.89MPa爬升到最大工作压强1.75MPa。工作结束后喷管喉径固体线性沉积率为2.68μm/s。  相似文献   
149.
根据空气/煤油富油燃烧的特点,提出了两种空气/煤油燃气发生器富油燃烧组织方案,设计了采用钝体稳定火焰和旋流空气、二次喷注空气稳定火焰的两种燃气发生器.为了对比两种方案的点火和燃烧特性,对两种燃气发生器进行了一系列热试,结果表明余氧系数是燃气发生器最重要的工况参数.随着余氧系数的增加,燃气发生器的状态逐渐从启动失败变为中途熄火,最终呈正常启动状态.采用钝体稳定火焰的燃气发生器稳定工作的余氧系数边界为0.518,采用旋流空气和二次喷注空气稳定火焰可将该边界延伸到0.237,极大地扩大了燃气发生器的工作范围.与钝体稳定火焰的燃气发生器相比,旋流空气和二次喷注空气稳定火焰的燃气发生器的富油燃烧的燃烧效率提高了20%.两种方案结构复杂性相当,旋流空气和二次喷注空气稳定火焰的燃气发生器不需要冷却火焰稳定器,可提高燃气发生器的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50.
陀螺输出波形中经常含有2倍于本征频率的尖峰脉冲误差信号。采用高速开关电路消除了光纤陀螺的尖峰脉冲,提高陀螺采样有用信号的信噪比。从理论分析和仿真上证明了这一方法不仅消除了尖峰脉冲,而且也消除了尖峰脉冲扩散在解调信号中的奇次谐波干扰。通过实验对比可以看出这一方法提高了陀螺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