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155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盲棋导航的空域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线电盲棋导航系统不直接传送经纬度,保密性强,传输距离远,不受视距影响,可实现远距离、低空归航。文中论述了该系统中的盲棋子空域的划分,通过对几种可选方案:矩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圆形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在无线电盲棋导航系统中以正方形作为子空域最优。  相似文献   
182.
详细反应机理的航空发动机二维燃烧流场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侯宽新  刘勇  赵坚行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2):2655-2660
对某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简化模型进行了基于正庚烷(n-C7H16)详细反应机理的燃烧流场数值模拟.在二维贴体坐标系下,计算过程采用了k-ε双方程模型来预估湍流特性,用EDC(eddy dissipation con-cept)湍流燃烧模型预估反应速率,用PSR(perfectly stirred reactor)模型的方法处理复杂化学反应项,得出了基于详细反应机理的温度场、组分浓度场,验证了机理文件中反应的某些组分与特定自由基之间的关系,对比了总包反应EBU-SRK(eddy break up-simplified reaction kinetics)的温度场,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3.
对某高压涡轮工作叶片缘板阻尼结构进行了阻尼效果计算及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正压力的增加,阻尼比基本呈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然后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规律,阻尼比峰值出现在100~280N之间.计算得到一弯共振下的正压力为123~158N,与阻尼效果试验基本一致.分类比较了常用缘板阻尼结构形式的优缺点,改进完善后的阻尼片结构质量增加约30%,在激振力占气动力百分比分别为1%,3%及5%时,振动响应减幅分别为31%,21%及16%.  相似文献   
184.
针对某型空气辅助缸内直喷发动机,设计了曲轴位置传感器,研制了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空气辅助缸内直喷发动机的正时控制策略,包括软件正时、空气辅助喷油正时和点火正时.为了实现发动机正时的精确控制,提出了"数齿延时"控制方法.仿真试验和台架试验表明:基于自开发电子控制单元的空气辅助缸内直喷发动机正时控制策略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85.
李明新  汤海滨  张尊 《推进技术》2013,34(6):728-733
针对所设计的微小推力冷气发动机进行高空模拟试验,搭建了试验系统,并应用推力测试装置测量了发动机不同推进剂下的推力和比冲,得到了发动机的稳态特征参数,当分别以丙烷和氮气为推进剂时,平均比冲分别为83.5s和75.6s.为了获得发动机的动态特征参数,对推力测量装置进行了负阶跃力和正阶跃力动态标定,通过标定数据的对比验证得到推力测量系统的延迟时间为90ms;进而在特定试验工况下,给出了发动机和推力测量装置实际上升时间的计算方法,得到丙烷质量流量为40mg/s时,发动机的上升时间为27.1 ms.  相似文献   
186.
在直升机人机工效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确定直升机驾驶员的位置,合适的驾驶员位置对明确驾驶员之间的分工,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高效执行所承担的任务使命至关重要。从历史上关于并列式驾驶舱直升机正驾驶位置的讨论入手,结合直升机驾驶舱布局以及直升机的飞行作业特点,对直升机正驾驶员位置进行剖析,提出分析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87.
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并进入到马丁.特罗教授理论中的“大众化“阶段,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进步。一方面,扩招带来的机遇和动力显而易见,这样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差距,使更多的人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扩招带来的负效应不容忽视,这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下滑,学费高昂和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上。为此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希望从根本上减少由于扩招后的负效应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种种冲击。  相似文献   
188.
隔离段内正激波串受迫振荡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隔离段在真实燃烧室反压作用下的工作特性,通过数值方法模拟燃烧室振荡燃烧引起的脉动反压,在来流Mai=2条件下,探讨了脉动反压引起的激波串受迫振荡特性。结果表明,在反压脉动条件下,激波串前缘位置周期振荡,其振荡频率与反压脉动频率一致,振幅与反压脉动频率负相关,反压脉动频率600Hz时,振幅仅为管道长2.97%;就抗反压能力而言,在反压脉动条件下,隔离段能承受比定常状态更大的反压峰值,且脉动频率越大,可承受瞬态反压峰值越大。激波串的受迫振荡包含两种形式:激波串整体位置的前后运动和激波节之间的相对运动。在一定程度内,反压脉动频率较低时(50Hz,100Hz),激波串整体位置的前后运动是主要的受迫振荡形式,激波节之间的相对运动很弱;随反压脉动频率升高(300Hz,600Hz),激波节之间的相对运动加剧,逐渐成为激波串受迫振荡的主要形式。另外,在激波串振荡过程中,激波串往上下游运动经过同一位置时,激波串形态会出现迟滞,这是导致总压恢复系数迟滞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9.
张岩  朱韶华  田亮  陈兵  徐旭 《推进技术》2017,38(4):740-750
为了研究当量比分配对超燃燃烧室性能的影响,对煤油在基于双级支板喷注的双模态冲压发动机中的超声速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超燃燃烧室进口污染空气由烧氢补氧加热器提供,总温为1231K,入口马赫数为2.0。液态煤油通过两级十字型布置的支板直喷入燃烧室,全局当量比恒定为0.8,采用了三种不同的上下游燃料分配方案。数值模拟采用k-ω SST模型来模拟湍流;离散相模型来模拟煤油液雾的破碎、雾化、蒸发以及与连续场之间的耦合过程;部分预混火焰面模型来考察湍流与化学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煤油采用正癸烷(C10H22)作为替代燃料,其半详细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包括40组分141步基元反应。预测的三种工况条件下壁面静压分布均与试验值符合良好,表明本文采用的数值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大分子碳氢燃料的超声速燃烧过程。通过对燃烧流场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做出以下结论:燃烧室内存在着两个反应区,上游反应区前锋驻留在上级支板尾缘,下游反应区前锋驻留在下级支板尾缘。随着上游当量比从0.1提高到0.3,上游反应区逐渐从位于流道竖向中央的对称结构转变为向下底壁与侧壁交接的角区倾斜的非对称结构,下游反应区则逐渐缩小;预燃激波串起始位置向燃烧室进口移动,进入上游反应区的气流逐渐从超声速气流转换为亚声速气流,而进入下游反应区的气流逐渐从亚声速气流转换为超声速气流;燃烧室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从37.6%单调增加到41.1%,燃烧室内推力却从366.4N单调降低到331.8N;然而,燃烧室出口燃烧效率与上游当量比之间不存在单调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0.
为了准确测量高温高压条件下燃油的定压比热,基于定压比热与焓值的关系,提出一种适用于测量高温高压流体定压比热的方法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装置,该方法可以显著地减小热损失测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比热测量精度。经过误差分析,在常温至800K范围内,该方法具有最大3.7%的相对不确定度。利用该方法对正癸烷的定压比热(3MPa和5MPa,312~797K)进行了标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定压比热测量的平均偏差小于1.8%,拟临界点附近最大偏差7.6%,其它温度范围最大偏差不超过4.3%。对3MPa和5MPa下675~797K的正癸烷定压比热数据进行了补充。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流体在该温度范围内的定压比热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