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航空   369篇
航天技术   128篇
综合类   75篇
航天   1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沙格港事件     
方天 《飞碟探索》2012,(6):12-13
时间:1967年10月4日地点: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南端,沙格港事件/报告的类型:主要事件不明飞行物形状:碟形海尼克分类:ND目击者:多人事件特殊性关键词:与水有关,坠毁/搜寻在20世纪发生过许多引人注目的不明飞行物撞击事件,其中之一就发生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南端沙格港的一  相似文献   
173.
试验研究了叶轮转速对抛丸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向抛丸变形是叶轮转速的幂函数。  相似文献   
174.
针栓式喷注单元雾化角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凯  雷凡培  张波涛  杨岸龙  周立新 《航空学报》2020,41(10):123622-123622
为了实现不同径向孔形的针栓式喷注器雾化角的准确预测,从动量守恒方程出发建立了液膜撞击液膜和液膜撞击液束的雾化角理论修正模型。对于液膜撞击液膜的喷注单元,模型中通过理论推导引入了2个变形因子,将撞击的几何变形效应与雾化角关联;对于液膜撞击液束,通过引入阻塞率定义有效撞击动量比,同时将液束入口孔形的影响隐含考虑在变形因子中,最后根据高速摄影试验结果和数值仿真结果获得了对应的变形因子组合系数,使得新的雾化角模型适应性更广、准确性更高。结果表明:引入变形因子和阻塞率的理论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及数值仿真结果吻合很好;对于液膜撞击液膜,变形因子基本维持在0.9~1.1,根据试验结果及仿真结果,变形因子推荐值为C1=0.99和C2=1.06;对于液膜撞击液束,变形因子推荐值为C1=0.75和C2=1.25。该模型根据实际出口的轴向动量和合成总动量计算雾化角,隐含考虑了撞击作用造成的影响,较根据撞击前入口的轴向动量和合成总动量计算雾化角的常用模型预测值准确度显著提高,为针栓式喷注器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5.
强迫扰动下的射流撞击雾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楠  雷凡培  杨岸龙  周立新 《航空学报》2020,41(12):124027-124027
为全面把握撞击式喷嘴的工作特性,进一步认识雾化在燃烧不稳定中所起的作用,采用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强迫扰动条件下撞击式喷嘴的非稳态雾化特性研究。试验方面,采用水力扰动装置产生喷前压力扰动,由脉动压力传感器记录喷前的脉动压力,由高速摄影对动态的喷雾场进行背光拍摄。数值模拟则是基于开源程序Gerris开展,通过给定周期性变化的速度入口来模拟前端压力扰动下的撞击雾化过程。首先验证了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案处理非稳态雾化的有效性,其次将自然雾化与强迫扰动雾化进行对比,分析了强迫扰动条件下的撞击雾化特性,最后研究了扰动频率与扰动幅值对于撞击雾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强迫扰动下的射流撞击喷雾场出现了弓形液滴群局部聚集的现象,并且在时间上表现出周期性特征,雾化频率与强迫扰动的频率一致。在研究的频率范围(1 257~3 563 Hz)内,撞击式喷嘴的雾化对扰动都有响应。扰动频率主要影响相邻弓形液滴群之间的间距以及雾场与扰动压力之间的相位关系,扰动幅值则主要影响雾化Klystron效应的强度。随着扰动幅值的增大,液膜的破碎长度减小,撞击点下游的流量特性由线性向非线性转变,由正弦波形转变为陡峭前缘波形。  相似文献   
176.
(上接2009年第1期)获得大量新发现2008年7月3日,美国发布了信使号2008年1月第1次飞掠水星所得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揭开了天文学界多个长期探索的谜题,为证明这颗行星上平坦的平原是由远古火山活动形成,并不是太空岩石撞击的产物的说法提供了证  相似文献   
177.
178.
试验研究了喷丸条带间隔与喷丸成形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间隔喷丸型面横向曲率半径与喷丸条带间隔成正比、与喷丸条带宽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179.
分离流和涡运动横截面流态的拓扑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为表片分离流和涡运动的空间特征,实验和计算多给出各横截面上流态。本文给出了横截面流态的拓扑规则,它们是:物体截面轮廓线上半奇点的分布规则;横截面流态奇点数的拓扑规则;Poincare指数判定表面纵向分离起始和终结的原则;物面坡度为正时,截面对称线上奇点数目的规则。  相似文献   
180.
横向喷流引起的三维复杂干扰流场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横向喷流引起流动分离的干扰流场特性,利用表面压力分布测量和纹影、油流等试验方法研究了此类流场的细节结构,给出了干扰流场的结构分析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