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5篇
  免费   740篇
  国内免费   219篇
航空   2150篇
航天技术   124篇
综合类   406篇
航天   26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空腔是一种常见的飞行器结构,高速来流条件下,空腔流致噪声成为重要噪声源,制约飞行器性能的提高。针对空腔可压缩流致噪声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空腔流激振荡及其诱导噪声的产生机制、参数影响规律与噪声控制技术发展趋势。基于空腔非定常流动及其诱导噪声特性,总结空腔可压缩流致噪声产生、传播规律以及相关研究方法,从来流参数、空腔形态、结构振动等关键参数出发,阐述空腔可压缩流致噪声的参数影响规律,总结空腔噪声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不足。最后,对空腔可压缩流致噪声问题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42.
本文采用高速相机对低速横向气流作用下的圆柱射流表面波发展及液柱断裂和破碎进行观察研究。实验喷嘴为直射式,孔径为1mm,长径比为20。工质采用水和空气;工况为:温度293K,液体射流速度为2~20m/s,雷诺数为2400~22400,横向气流速度为10~40m/s,气流韦伯数为1.6~25.6,液气动量比为5~127。高速相机帧幅为2000,曝光时间为16s。通过实验观察到横向气流气体韦伯数的变化导致射流破碎形式呈现不同形式变化,液体射流的无量纲表面波波长与气流韦伯数的-0.31幂指数方成正比;主液柱断裂点沿横向气流方向的距离随着液气动量比的增大而减小,而沿初始射流方向的距离随液气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断裂后产生的液滴在沿横向气流方向的速度分量为横向气流速度的0.1倍左右,而沿初始液体射流方向的速度分量先呈现出与液气动量比线性增长关系,直到其变为射流初始速度的0.8倍左右并保持在这一水平。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拟合了低速射流表面波的波长与气流韦伯数间关系式以及射流破碎位置、射流轨迹及液柱断裂产生液滴的速度与射流初始条件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643.
客机座舱个性化风口是座舱环控系统中重要的送风单元,其主要作用为快速通风、换热,对乘客的热舒适起到改善作用,但现有个性化送风常引起乘客头部的强烈吹风感。本文通过对现有个性化风口进行边缘加齿的优化设计,调控风口流场中不同尺度的湍涡成分,降低吹风感,从而获得使人体更为舒适的气流流场。实验中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热线风速仪,精细测量安装不同尺寸加齿喷嘴的风口流场,采用子波分析的方法对流场多尺度湍涡成分进行分析,对比不同尺寸大小的加齿喷嘴对个性化风口流场多尺度湍涡成分的调控效果,得出齿尖间距离为5mm时,个性化风口的送风使人体更舒适。个性化风口圆环射流经过加齿调控,增强了动量、能量和质量交换,降低了含能尺度的湍流强度,从而降低了吹风感,提高了流场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644.
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空间振荡分布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的空间振荡分布特性开展试验研究,建立射流/喷雾在纵向和三维空间内的振荡分布预测模型。试验在Ma2.1下吹式风洞中进行,采用脉冲激光背景成像方法和基于PIV原理的倾斜成像方法分别捕捉纵向和不同横截面上的喷雾瞬态分布结构,涉及的研究参数及其变化范围包括:超声速来流总压(642~1010kPa)、液体喷孔直径(0.48~2.07mm)、距离喷孔的流向距离(10~125mm)以及液气动量比(0.11~10)。通过研究,提出并定义一种用于定量描述射流/喷雾空间振荡分布的无量纲参数——喷雾分数(γ),基于喷雾分数开展了纵向喷雾振荡分布研究,建立了纵向边界带模型,并开展了模型准确性验证。研究并发现了横截面上喷雾振荡分布呈"Ω"型,提出spray body和spray foot的分区概念,构造egg-shape曲线对spray body区域的喷雾分数等值线进行拟合,建立了egg-shape曲线方程中6个关键系数的系数模型,进而建立了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空间振荡分布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45.
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总体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是一座采用干燥空气作为试验介质的变密度回流式风洞,设计方案采用了宽工况压缩机及其与风洞一体化设计、半柔壁喷管、低噪声跨声速试验段、指片再入调节片式主流引射缝、高性能换热器和三段调节片加可调中心体式二喉道等新型技术。通过风洞总体性能调试,获取了风洞安全运行边界及总体性能,得到了风洞各关键部段性能参数。调试结果表明,风洞总体和各部段性能均达到预期设计技术要求;压缩机、换热器和各辅助系统设备运行性能良好;实现稳定段总压运行范围15~250kPa,总压控制精度优于0.2%;实现试验段Ma运行范围为0.144~1.640,马赫数控制精度优于0.002;轴向马赫数分布均方根偏差优于设计指标(Ma ≤ 1.0时,σMa < 0.002,1.0 < Ma ≤ 1.6时,σMa < 0.008)的要求;当试验Ma ≥ 0.5时,试验段核心气流脉动压力系数ΔCp < 0.8%。调试结果验证了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我国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6.
双螺母结构应用广泛,正确拧紧的双螺母结构具有可靠的防松性能。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横向振动实验系统研究了双螺母上下螺母轴向力分配情况对防松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双螺母结构在快要达到完全预紧状态时就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松效果,在工程实际中为了保证防松性能,可以按照拧紧结束时双螺母结构达到完全预紧状态的轴向力分配比来确定拧紧工艺。  相似文献   
647.
采用复数级数法求解基于Reddy简化高阶剪切理论的复合材料对称角铺设矩形板横向弯曲问题。将待定位移函数展开为复数级数,代入该弯曲问题控制偏微分方程组,确定特征根和挠度待定常数与其他位移函数待定常数之间关系式。首次给出了该弯曲问题实数形式的一般解析解。将该一般解析解代入矩形板弯曲边界条件和角点条件,根据正弦级数的正交性建立关于挠度函数待定常数的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此线性代数方程组可确定挠度函数待定常数。建立了该问题解析求解模式。将Reddy高阶剪切理论解析解与经典理论、一阶剪切理论解析解进行对比计算,验证了一般解析解,并给出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648.
研究导弹高速飞行时,头部弹体材料和激波层流场由于气动加热产生的辐照在红外制导导引系统产生的干扰情况。根据导弹头部结构划分流场区域网格,确定辐照区网格,将导引系统第一镜网格化,确定相互间的空间关系,研究一种把气动流场的信息发送给在同一位置空间里辐照区的搜寻插值方法,建立导弹头部弹体材料和流场气体对导引系统的辐照干扰分布模型,并考虑导引系统的次镜向第一镜的屏蔽效果。计算结果是它们对第一镜的辐照干扰值的分布都是围绕导引系统第一镜中央呈圆环分布,第一镜的中央处辐照干扰最弱,沿半径方向逐渐增大到与次镜大小相等后,再沿半径方向减小。  相似文献   
649.
朱呈祥  郑浩铭  尤延铖 《航空学报》2019,40(6):122783-122783
高压环境下的撞击射流是液体火箭推进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燃料雾化方法,其雾化效果将直接决定最终燃烧效率。采用直接数值模拟(DNS)工具,对10 MPa高压环境下剪切稀化非牛顿直角撞击射流的三维非定常雾化特征、机理及非牛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压环境下该撞击射流的雾化流场呈圆形辐射状分布并形成Mushroom头部和Ω状的局部凸起,气体中的涡量分布表现为有序贴附区和无序爆炸区两类,液膜向液丝的破碎主要受平均气体力和平均黏性力作用影响,而液丝向液滴的破碎则主要受局部流场参数影响,撞击雾化过程中液体无量纲表面积不断增长并可分为5个阶段。此外,撞击射流头部在局部强剪切力作用下其无量纲黏性系数最低降至仅0.7。  相似文献   
650.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6气膜孔热机械疲劳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涡轮冷却叶片气膜孔边存在大应力梯度,且服役时承受交变的机械载荷和热载荷,热机械疲劳(TMF)是其主要失效模式。通过开展带气膜孔和不带气膜孔的薄壁圆管试件TMF试验研究了气膜孔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TMF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循环应力在300~500 MPa应力范围内,循环应力幅值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TMF寿命呈现良好的对数线性关系,且气膜孔导致镍基单晶高温合金TMF寿命下降可达82.5%。继而完成了横向取向分别为〈010〉、〈110〉方向的气膜孔模拟件试验,结果表明气膜孔取向为〈110〉时寿命最短,仅为〈010〉取向的40.0%。最后开展了不同制孔工艺下的气膜孔模拟件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制孔气膜孔模拟试件寿命仅为电液束制孔气膜孔模拟试件的54.0%。气膜孔模拟件断口分析表明:TMF裂纹均萌生于气膜孔边,源区氧化严重;裂纹沿着大致与气膜孔边垂直的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