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6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305篇
航空   2490篇
航天技术   661篇
综合类   406篇
航天   124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Cai.  LJ 张祖伦 《空载雷达》1997,(4):40-51,62
有几种熟知的自适应滤波算法都具嵌入式恒虚警率的性能循特点,而且已经发现它们当中的广义似然比测试算法在非高斯霜波中表现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2.
推进剂贮罐声发射检测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声发射技术在推进剂贮罐状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对点区域、裂纹的产生和生长区域两种不同的声发射源进行了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993.
对45钢板超声波检测近场区探伤结果的误差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指出在近场区内由于声压极小值处的较大缺陷回波可能较低,而处于声压极大值处的较小缺陷回波可能较高,这样定量误差就较大,甚至漏检,因此应尽可能避免在近场区探伤定量。  相似文献   
994.
介绍航天容错计算机(CPU)容错的一种硬件设计方案。这种方案采用四台CPU的冗余来实现CPU的自检测,以达到CPU容错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根据诊断算法的复杂程度和诊断系统性能的权衡问题讨论了目前几类主要的动力学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其中包括特殊故障滤波器和滤波残差统计检验的应用。最后介绍了故障诊断方法在航空和航天方面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96.
定时器、继电器等电器靠触点闭合来控制电器系统的电流、电压或定时时间。这时,触点闭合时的接触电阻对电器的电气性能有很大影响,因而触点接触电阻是这类电器的重要技术参数。目前,企业中仍普遍采用手工、静态、抽检法来测量这一参数。这不仅检测效率低,而且与动态使用状况不一致。我们研制了触点电阻动态检测系统,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使动态检测与使用状态一致,对保证定时器、继电器等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王运锋  费向东 《宇航学报》2006,27(Z1):150-154
交互多模式(IMM)是一种有效的机动目标跟踪算法,但由于其要求具有很多的先验前提条件而不利于工程实现.研究了一种杂波环境下更适合于工程实现的机动目标(同样适用非机动目标)的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一种由测量位置估计误差决定的机动检测函数来实现杂波背景中的机动目标检测,并通过改变Kalman滤波的相关参数,实现自适应跟踪.该算法克服了IMM算法的模式限制和复杂性,同时也避免了对非机动目标的跟踪中,在跟踪模式间相互切换时所换造成的影响.通过在空管系统(ATC)的大量模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重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高强度耐烧蚀复合材料的RTM成型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使用RTM成型工艺制造高强度、耐烧蚀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工艺设备,分析了RTM工艺参数,制定了氨酚醛树脂RTM成型工艺流程,并且进行了树脂分析、工艺参数分析,材料力学、烧蚀性能测试,证明了RTM成型工艺过程是可行的,适合于军工企业单件、小批量生产使用及研制需要。  相似文献   
999.
1000.
国家级"测控技术教学团队"是以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测控技术教研室为建设单位,以"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为建设平台而构成,专业起始于学校成立初期(原名为"自动化仪表专业"),具有超过50年的办学经验。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7名、讲师4名、助讲3名、高工3名、工程师1名;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5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