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85篇
航空   1131篇
航天技术   203篇
综合类   115篇
航天   35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实践证明,Solid Edge软件能够实现工装的三维快速设计。在Solid Edge平台下,综合运用Solid Edge开发工具、Visual C++以及数据库知识,建立的以全新的KBE设计理念为先导的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对于复杂工装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2.
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数字化的柔性可重构工装、自动化的数控连接设备、数字化的测量检验设备和信息化的集成管理平台构成的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是现代飞机装配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993.
曲巍崴  董辉跃  柯映林 《航空学报》2011,32(10):1951-1960
在飞机自动化装配中,机器人制孔技术由于其高度柔性和相对低成本而倍受关注.然而,机器人本身的动、静态误差及制孔过程大量坐标系标定和坐标转换会引起难以补偿的残留误差,为提高机器人制孔的位置和姿态精度,构建一种基于激光跟踪仪闭环反馈的机器人辅助飞机装配制孔系统.本文首先论述应用激光跟踪仪建立系统中关键坐标系的方法,并分析了机...  相似文献   
994.
常正  聂宏  冯飞  张明  冯彪 《航空工程进展》2011,2(4):432-436,484
前轮摆振是飞机地面动力学中的重点研究课题。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及点线吻合的方法处理缓冲器的柔性问题,建立了前起落架全柔性体摆振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起落架静力试验的结果对模型进行校验;给出了以飞机速度和防摆阻尼系数组成的飞机摆振稳定区域图;研究了轮胎的侧向刚度与转动间隙对临界防摆阻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点线...  相似文献   
995.
基于模型定义技术使三维模型成为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唯一依据,这一应用必然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文章在基于模型定义技术的背景下,提出了飞机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及应用模式,在该模式下,通过工艺方案设计和详细工艺设计,完成了三维装配指令的构建,从而为装配现场可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考虑飞机装配的特点,结合当前国内外民机装配水平的现状,介绍了半自动以及自动钻孔的几项设备,并简要分析了设备的特点以及不同设备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997.
聂阳文 《飞机设计》2010,30(5):72-76
针对目前飞机装配所需的物料配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飞机装配的物料配送模式、任务模型,并引入物流管理部门——配送中心,对原有配送流程进行了优化重组,实现了物料由被动配送模式向主动配送模式的转变,最后设计开发了面向飞机装配的物料配送管理系统,实现了飞机装配所需物料的精益敏捷配送。  相似文献   
998.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飞机设计的手段和方法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从最初的徒手绘制和单机作业到当今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协同设计,飞机设计师和工程师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设计速度。上世纪80年代,一种称之为"虚拟现实"的计算机系统技术逐渐发展壮大。在航空领域,国外的飞机设计、制造企业已经成功应用该项技术大大提高了设计水平并节约了研发成本。但在民用飞机内饰设计上,虚拟现实技术仍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尤其是在国内,基本上为空白。民用飞机内饰设计流程一般分为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和细节设计三个阶段[1]。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和民用飞机内饰设计;接着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飞机内饰设计三个阶段的具体应用探讨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最后,通过总结全文,本文为民用飞机内饰设计提出了一种可行、创新和高效的设计方法。这对于拓宽飞机内饰设计思路,提升设计水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仿雨燕机翼柔性对纵向气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仿雨燕机翼的低速风洞测力实验,分析了以展向弯度变化为表现形式的柔性变形对大展弦比机翼纵向气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柔性变形具有增升减阻的效果,可以增大仿雨燕机翼的最大升阻比,减缓失速,能够显著改善大展弦比机翼的纵向气动特性,对揭示鸟类的飞行机理和微型飞行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L9(34)正交试验分析了缝制工艺中的几种参数对体积变化率的影响,分析得到产品厚度和缝线间距是影响尺寸变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经过分析和实验验证,提出通过合理分配缝线间距来调整缝线张力的方法,控制异性结构柔性隔热材料的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