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1篇
航空   328篇
航天技术   112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20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大展弦比飞翼构型的横航向操纵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展弦比飞翼构型取消了垂尾和方向舵,通常采用开裂式方向舵和多组升降副翼组合来实现滚转和偏航操纵.通过与常规的侧力类方向舵对比,揭示了阻力类开裂式方向舵的操纵机理,包括偏航和滚转力矩产生原理以及操纵效能等.对大展弦比飞翼构型的横航向配平能力和协调机动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飞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发失效对偏航操纵效能要求最高,需要适当地增加开裂式方向舵的舵容量或对现有布局进行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612.
推力方向受限条件下的编队构型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精密构型保持控制是编队飞行的关键技术,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是实现近地轨道紧密编队鲁棒控制的有效方法.编队动力学系统存缺少径向控制输入情况下,仍是可控的.针对这一特性,进行了推力方向受限条件的编队构型变结构控制.提出了利用保性能控制原理的鲁棒的滑动面设计方法,实现了模型不确定不匹配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结合J2摄动力和编队状态的关系式,解决了缺少径向控制情况下编队构型控制系统模型不确定和干扰不匹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无轨道径向推力编队构型保持的鲁棒控制.  相似文献   
613.
高空空域飞机高度保持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蔡开泉  张军  张学军 《航空学报》2009,30(4):726-731
飞机高度保持性能是影响空域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总结飞机高度保持性能定义、要素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推导了高空空域飞机高度保持性能的求解公式。针对高度保持偏差样本分布尖峰厚尾的特征,提出了基于指数幂分布和高斯 双指数混合分布拟合区间化的高度保持偏差数据的方法,并利用似然比检验法检验两类分布的拟合优度。实例评估表明,中国现行高空空域内飞机的整体高度保持性能满足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614.
郝莲 《成飞情报》2000,(4):35-43
本文在介绍构型概念的基础上,对成飞公司民机转包生产中各项目实施构型控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必须加强与完善CCB对更改实施及构型跟踪的监控功能,并将此纳入日常审计工作的内容,以确保构型控制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615.
刘悦 《国际太空》2012,(11):38-40
在通信卫星制造领域,波音卫星系统公司(BSS,以下简称波音公司)是勇于创新,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21世纪初,波音公司便在早期的BSS-702卫星平台的太阳电池翼上率先采用聚光器设计,以期获得更大功率。事实表明,聚光器设计是一项失败的设计,导致卫星太阳电池发电效率很快大幅降低。无独有偶,波音公司的BSS-601卫星平台较早采用了电推进装置用于南北位置保持,其电推进产品为13cm直径氙离子推进器(XIPS)。而统计发现,在2000年以来全球通信卫星发生的电推进  相似文献   
616.
考虑到Walker-δ星座中各星相互协作关系,提出一种基于覆盖性能的星座构型保持策略.作为策略判别指标的覆盖性能由一种改进的网格点仿真法获取.这种改进方法依照卫星星下点与网格点的几何关系,可以快速判断处于覆盖区的网格点,然后统计出星座的全球覆盖信息.卫星的标称位置是考虑J2项摄动长期影响得到的动态位置.星座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现不满足覆盖要求的点,结合各卫星的标称位置,可以找出影响覆盖性能的卫星.最后将该卫星调整到标称位置即可完成构型保持.最后给出构型保持策略的仿真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了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17.
杜耀珂  何益康 《上海航天》2012,29(3):18-22,72
针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编队卫星的特点,分析了地球形状、大气阻力、第三体引力和太阳光压等空间摄动力对卫星轨道的影响,并仿真讨论其对编队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球形状摄动和大气阻力摄动是引起InSAR编队构型变化的主要摄动因素,在这些摄动力的作用下,编队构型的变化主要是沿航迹向的累积变化和编队椭圆的空间指向变化两种,并给出了编队构型随时间的变化量。研究为编队保持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18.
空间多机器人协同的多视线仅测角相对导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飞  刘付成  王兆龙  杜宣  刘珊珊  刘超镇 《航空学报》2021,42(1):524174-524174
研究了空间多机器人对非合作目标的多视线协同仅测角相对导航问题。为利用多视线信息融合提升仅测角相对导航性能,给出了一种可观测度优化的多视线仅测角相对导航方法。首先基于二阶CW方程构建了中心机器人与目标相对动力学模型和状态方程,并构建了仅包含多伴飞机器人视线角的观测方程,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形成多视线仅测角相对导航系统;然后分析推导得到可观度最优的视线间夹角条件,提出了兼顾可观测度和长期自然维持的多伴飞机器人观测构型优化方法;最后,数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多视线仅测角相对导航系统、可观测度最优的视线夹角条件和观测构型优化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距离状态可观测度和估计性能,且具有较好的工程可用性。  相似文献   
619.
具有大型微波天线的卫星构型设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5,(4):102-110
从星载大型微波天线出发,简述了国外平面相控阵和反射面两种体制的天线构型特点。结合国外大型微波天线卫星的构型实例,探讨了卫星的构型设计与布局特点,提出了我国大型微波天线卫星有效载荷天线与星本体构型一体化设计等的启示与建议,可为此类卫星的构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0.
研究了椭圆参考轨道下的编队构型初始化问题,给出轨道面内绕飞构型的三种初始化策略.基于状态转移矩阵研究了构型初始化的两脉冲机动方法;基于高斯摄动方程,以降低燃料消耗为原则,研究了构型初始化的三迹向脉冲和四迹向脉冲方法,推导了速度增量的求解方程;对上述三种构型初始化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序列二次规划和遗传算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优化.数值仿真表明,三种初始化策略均能完成构型初始化,三迹向脉冲初始化比两脉冲初始化节省约41%的速度增量,四迹向脉冲初始化需要的速度增量与三迹向脉冲初始化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