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1篇
  免费   1561篇
  国内免费   1161篇
航空   7919篇
航天技术   1156篇
综合类   1227篇
航天   2691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388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567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564篇
  2007年   571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486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247篇
  1993年   218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91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给出了空间轨道飞行目标动态宽带散射特性建模方法,重点对某卫星动态宽带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仿真,并通过轨道飞行过程中卫星一维距离像的积累获取了散射中心历程图,提出了由飞行过程中形成的散射中心历程图来判断卫星的结构特点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民航飞速发展,飞管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分别从空管体制、个人认知、规章程序等方面分析飞管矛盾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以便促进飞管携手共创美好蓝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石墨材料理化及加工特性的认真分析,找到了在加工石墨零件时容易出现崩角、掉渣等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M-5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和设计目标1997年2月14日,日本利用M-5固体运载火箭在鹿儿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1颗称为Muses-B的射电天文卫星。M-5是日本最新研制的一种新型运载火箭,而且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1987年以前,由于受日本航天政策的限制,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只能生产外部直径不超过1.4m的一次性运载火箭。但随着ISAS发射任务的增加,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重新修改了空间政策,并确定ISAS能够生产直径达到2.5m的运载火箭。M巧的设计即反映了新的航天政策。M-5是日本M系列运载火箭中第6个型号,前5…  相似文献   
16.
利用空间微重力资源研究金属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利用空间微重力资源研究金属材料的重要意义和近20多年来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难混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等方面),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未来的展望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以弹性应力分析和塑性失效准则为基础的分析设计方法,对液体介质的高压小直径密封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工艺试验,同时分析了影响密封效果的各种规范参数。经实际应用,证明该设计方法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
为解决2Cr13材料工件的高速攻丝,经分析2Cr13切削加工、螺纹切削加工、零件结构与机械攻丝的特点,设计制造M10×0.5和M12×0.76丝锥。该丝锥采用右旋螺旋槽,螺旋角35°、前角6°、后角2°30′、后刃外角90°、切削锥角因零件空刀槽的限制定为11°、各齿等分允差±10′,采用斜向铲磨法加工制作。使用中又有正确工艺措施使该种右旋螺旋槽机用丝锥达到每个攻制40Q余个螺孔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固体火箭技术》2006,29(2):F0003-F0003
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研发中心是该所致力于航天复合材料预先研究、新技术新产品设计的复合材料专业技术开发部门,成立于2003年4月,占地4500m^2,拥有固定资产1300万。现有职工70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23人。在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指导的原则下.形成了一支从理论研究、工程试验、科研管理等方面相互配套的年轻科研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