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789篇
航天技术   76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3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低空高速飞行和隐身性能的不断发展,使得将来的战斗机能在100米以下的高度超音速飞行,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攻击能力,并且可在严重的电子干扰环境中进行作战。防区外发射武器是未来导弹武器的发展趋势,而且下个世纪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也将是多种多样的,如被动雷达寻的、主动雷达寻的、干扰源寻的、被动红外、红外成像、激光雷达、惯性制导、声学、地形跟踪和全球定位系统等。这些武器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isp(in—systemprogrammable)在线可编程技术在可编程逻辑器件中已广泛应用,本文从介绍美国LATTICE公司的lsp器件入手,详细介绍isp器件的开发使用过程,并对其在机载计算机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①国际遥测地面站发展概况②高 G 炮弹遥测③美国(?)控站④印度和台湾省遥测技术的新近发展情况。文中指出,遥测发展的趋势是以 PCM 系统取代 FM/FM 系统,可编程特别是总线制的可编程遥测系统是新发展的主流。采用并联处理数据流,由于事后处理转向实时处理国际遥测地面站的开发方向。高 G 遥测方面,国外已达到50000g,西德领先,但目前还没有规范化。飞机测控站有灵活性、快速性和廉价等优点,在美国已广泛应用,并且不断改善中,最后,介绍了印度和台湾遥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进化算法选择最佳脉冲重复频率(PRF)组,在中PRF雷达的模型中使距离-多普勒盲区最小。介绍了8个和9个PRF的两个方案,该算法能确保得到的所有结果是完全可解码的并且没有盲速。我们考虑了旁瓣杂波的详细影响以及在以中等PRF模式运行的实际机载火控雷达中影响雷达PRF选择的多个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宋晓强  杨波 《空载雷达》1999,(2):68-70,86
本文针对机载多普勒雷达在下视工作时面临的地杂波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极坐标平面地杂波功率谱及时间序列的实时计算方法,并提供了一种用于机载多普勒雷达设备半实物仿真的地杂波产生方法。  相似文献   
17.
简述电子战,电子对抗的定义及其演变,并对本刊1999年1期上发表的《电子对抗概念的商榷》和《ECM≠电子对抗》两文的有关内容进行商榷。最后给出电子战、电子对抗的科学技术定义。  相似文献   
18.
在“沙漠之狐”行动,5颗低轨道成像卫星和一颗大型同步轨道信号情况卫星为美国对伊拉克防空压制提供了情报支援。战场上实时侦察和有效的电子干扰导致伊拉克采取的对抗措施,为人们勾划出一幅以电子战为核心的“战场信息战”的雏形。EA-6B电子战飞机与LANTIRN的突出作用进一步揭示电子战系统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沙漠之狐”中及时的毁损评估表明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已从C^4I向C^4ISR过渡。  相似文献   
19.
信息战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是在电子战,C^3I对抗,指挥控制战的理论和作战实践上发展形成的新概念。探讨信息战的发展变化,内涵,信息战的七种形式,介绍信息攻击和信息安全的含义以及当今的信息战软,硬武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型电子战装备的测试需求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微波注入网络的电子战装备测试系统.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功能及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微波注入网络的电子战装备测试系统的结构,并对各模块的功能进行了简单描述;最后对微波注入网络控制精度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