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96篇
航空   1306篇
航天技术   59篇
综合类   255篇
航天   160篇
  2025年   2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尾缘吹气式火焰稳定器流场计算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岳连捷  杨茂林  黄勇  徐行 《航空动力学报》1998,13(2):180-184,221
用修正的k-ε模型、SIMPLER方法,对二元管道中新型火焰稳定器后冷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气流参数及稳定器几何参数变化对回流区结构的影响。为研究、分析新型稳定器燃烧性能,设计新型稳定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72.
为研究飞机在旋转流场下的非定常气动特性,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在Φ5m 立式风洞开展了旋转流场下的振荡动导数试验技术研究。本文推导了在旋转流场下识别组合动导数的方法,介绍了试验设备,获得了在旋转的同时,由振荡产生的3个组合动导数,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将单自由度动导数结果与Φ3.2m 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旋转/振荡耦合试验结果表明:旋转运动使得俯仰组合动导数变得不稳定,而对于横向组合动导数,大转速则会显著增大非线性。该试验技术能够为研究旋转流场下的非定常气动特性提供一个有效的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873.
乘波前体三维内转进气道气动融合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怡庆  施崇广  朱呈祥  尤延铖 《推进技术》2018,39(10):2320-2328
在传统三维内乘波进气道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具有乘波压缩特征的前体三维内转进气道气动融合设计方法。通过构造合适的双波入射基本流场,结合斜激波理论,可以推导出一种上游二维乘波流动叠加下游三维内收缩流动的基准流场。在此流场基础上进行流线追踪与气动融合设计,获得了一种乘波前体加三维内转进气道的气动布局方案。对该进气道方案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Ma6.0的设计状态下,该方案流量捕获系数能够达到0.96,总压恢复系数为0.53;而在Ma4.0的非设计状态,该方案流量捕获系数能够达到0.71,总压恢复系数为0.70。此外,与典型的前体二维混压进气道进行对比研究,乘波前体三维内转进气道方案总体性能提升明显,尤其是进气道流量捕获系数在设计状态下较二维方案上升了4.1%。  相似文献   
874.
超音尾喷流流场的自动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套用于对超音速尾喷流场进行全自动测试与控制的系统。在系统中采用软件模拟硬件的独特方法,自行设计的由步进电机驱动的三维坐标架,能平滑无停滞地在流场中作三维往复移动,精确定位并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数据传送率达500Kbit/s,较常用的A/D板相比,其精度大大提高,并可有效地节省试验费用。  相似文献   
875.
带运动顶盖的封闭方腔内湍流流场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κ-ε模型求解了带运动顶盖的封闭方腔内的二维湍流流场,其流动雷诺数为10000,对乘方定律格式(PLDS)和二次上风差分格式(QUICK)进行了比较,采用了PISO求解方法、截面连续性修正并对k、ε方程的源项作特殊处理,使计算的收敛性和稳定性明显提高。计算出的主涡、二次涡位置及流场速度分布值与实验吻合良好。计算所用网格为12×12,在Honeywell DPS 8/49计算机上运行的CPU时间对PLDS与QUICK分别为1.9分和1.8分。  相似文献   
876.
压气机转子出口流场的发展及三维紊流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单斜热丝和高频压力探针仔细测量了单级压气机转子出口及下游的三维紊流流场, 揭示转子出口流场的变化, 分析不同流量状态下单级压气机转子出口的三维紊流特性。   相似文献   
877.
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应用非接触粒子图像激光测速技术(PIV),测试了激励器出口的流场特性,包括瞬态和时均流动结构.结果表明,相比常规合成射流激励器,新型激励器一侧出口呈现为明显抽吸作用,另一侧出口流动带有合成射流流场特征,在出口下游得到一股放大了的单方向射流.新型合成射流激励器单侧出口的抽吸作用,在常规激励器基础上形成新的流体\"微泵\"工作机制,不仅放大了合成射流能量大小,同时实现了不同区域内流体的\"定向输运\",其外流场特性更加有利于边界层分离、射流矢量偏转等主动流动控制.  相似文献   
878.
全三维、多叶排内外涵风扇压气机叶型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某风扇/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三维叶型优化方法对研究对象在整机条件下进行优化设计.对优化前后风扇/压气机进行全三维数值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在不改变风扇级总压比的情况下设计点附近效率提高1.05%;在近设计点叶型改进后明显改善了风扇和外涵静子主流道的流场结构,根、尖两个截面流场显示采用新叶型后对内、外涵静子通道内流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79.
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FD)和结构有限元分析法的兴起,精确描绘降落伞力学特性成为可能。文中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不可压流的N—S方程,采用Spalan-Allmaras(SA)模型作为湍流模型,以模拟降落伞稳定下降阶段时的流场特性。流场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这表明该方法对降落伞的分析是有效并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880.
2m×2m超声速风洞流场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m×2m超声速风洞是一座大型引射下吹式风洞,总压控制具有非线性、时变、大滞后特性,引射器和主调压阀同时运行时存在一定的耦合特性。为了满足风洞试验对总压控制精度和收敛速度的要求,对不同马赫数试验条件下,风洞流场启动和串级智能稳定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调试过程中对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控制结果达到风洞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