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387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提出了一种基于气液加载方式的航空发动机机匣热内压试验方法,用于模拟机匣件在典型工况下的温度和内压联合加载考核。采用气液加压装置实现温度和压力加载介质的解耦,以高温耐压油作为温度加载介质,利用仿形电加热器实现热载荷施加,以高压稳定气源作为压力载荷源对气液压控制腔体加压,通过对加压模型的理论分析指导压力载荷的定量控制。验证表明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温度和压力载荷的精确控制,解决了液压系统难以实现高温控制和气压系统温度控制均匀性差的问题,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气压加载方式开展破坏试验时的爆破现象。基于气液加压方式的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机匣件的热内压考核,实现温度控制精度优于±3 K和压力加载过程定量控制。  相似文献   
82.
可控转速机匣是一种新型的机匣处理方法,将机匣设计为可转动环段与固定环段两个部分,可转动环段会对转子叶顶区域的气流施加周向附加作用力并改变叶顶区域的周向压力梯度,进而对压气机级的稳定工作裕度产生影响。针对可转动环段在不同转动方向下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可控转速机匣与转子转动方向相反时,叶顶区域周向压力梯度的增大,加剧了转子的叶顶泄漏程度,泄漏涡及其破碎后气流的流动轨迹向相邻叶片压力面偏移,导致静子进口冲角逐渐减小至负冲角,压气机级失速提前。而当可控转速机匣与转子转动方向相同时,叶顶区域的周向压力梯度减少,降低了叶顶泄漏流动的原始驱动力,同时转子叶顶区域的泄漏涡及破碎后气流的流动轨迹远离相邻叶片压力面,通流能力增强。但静子进口冲角的增加使得静子吸力面分离加剧,限制了其扩稳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压气机级的稳定工作裕度最大可提升45.44%。  相似文献   
83.
主要针对某型发动机地面起动时提前中止的状况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定位、排查,确定了故障原因,也为此类故障的排除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两种型号发动机的进气机匣罩进行三维建模和在全约束条件下进行固有模态有限元计算分析,给出了前100阶的固有频率和位移曲线。分析结果表明,A型进气机匣罩更容易发生共振,其产生裂纹或失效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滚压焊缝对航空发动机薄壁机匣典型高温合金GH3030、GH3536和GH4169钨极氩弧焊接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焊缝滚压后接头的室温、高温拉伸性能以及接头组织形貌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86.
对位于低压风扇出口和高压压气机进口间的中介机匣壁面附面层的分布作了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采用反积分和差分方法分别求解有分离的紊流附面层和层流附面层方程,对层流分离到紊流再附着,层流到紊流的转捩及紊流分离进行了判别,并测量了不同进口马赫数条件下的中介机匣壁面的静压和附面层厚度的分布,对比情况说明,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7.
低速离心压气机非稳态流和机匣处理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鹏  楚武利  杨泳 《推进技术》2007,28(1):32-35
机匣处理能够改善压气机稳定裕度,扩大其稳定工作范围。为了验证并分析其扩稳机理,对带沿气流流向槽的低速离心压气机内部进行了全三维数值模拟,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并详细对比分析了实壁机匣和机匣处理后离心压气机转子顶部区域流场结构,以及阐述了机匣处理对叶顶间隙泄漏涡和二次流等非稳态三维紊流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评估周向槽机匣处理扩稳效果的新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朝辉  刘志伟 《航空动力学报》1994,9(4):409-412,445
在分析周向槽机匣处理扩稳装置结构的基础上, 采用三维粘性数值分析方法对带周向槽机匣处理的叶栅通道进行了计算, 获得一些有益的结果。首次提出用通过处理槽的气流流通量评估周向槽机匣处理的扩稳效果和扩稳能力, 分析讨论了处理装置的各种结构尺寸参数对扩稳效果的影响, 并得到大量实验结果的证实。为工程设计压气机机匣处理装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叙述了航空发动机机匣T型槽的主要结构和技术要求 ,并以加工实例介绍了成组加工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90.
基于机匣信号的滚动轴承故障卷积神经网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在滚动轴承故障激励下的机匣微弱故障特征,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故障诊断方法。利用矩阵图法、峭度图法以及小波尺度谱法3种振动信号的预处理方法,将一维原始信号转换为图像信号;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故障进行识别。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通过连续小波尺度谱更易提取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其故障识别率达到95.82%,均高于其他几种振动信号预处理方法;由于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利用深层网络结构自适应地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比传统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的故障识别率高约7%。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且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