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57篇
航空   1811篇
航天技术   68篇
综合类   110篇
航天   14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787在中国     
张进 《国际航空》2014,(6):32-34
2013年6月2日,南方航空首架波音787降落广州白云机场,至今,距这款波音最新型飞机引入中国市场已整整过去一年。一年后,中国的787机队规模迅速增长到17架,不久后的8月,第3家用户——厦门航空也将迎来自己的“梦想飞机”。航空公司如何使用这款飞机,使用后对这款新机型的评价如何?飞行员和维修人员的培训和配备情况又怎样?记者在多方采访后,给出了“梦想飞机”在中国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航空维修人为差错理论的梳理和比较,将航空界已形成的主要人为差错理论分成三类:个人学派、组织学派和系统学派.并对各理论的研究视角、特点、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归纳和对比。  相似文献   
63.
1月20日,罗-罗公司宣布赢得国泰航空公司的长期维修支持业务合同,合同总额为2.5亿美元。罗-罗公司将为国泰航空的8架全新空客A330飞机选用的遄达700发动机提供TotalCare长期包修服务。此外,罗-罗将在2013年推出发动  相似文献   
64.
2011年.成都华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引进由美国TESTEK公司制造的大流量液压附件自动测试系统。该测试设备的系统硬件、系统软件能够保证维修后的部件完全满足部件维修手册的测试标准和民航管理当局的适航放行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5.
世界航空维修企业在上一个市场周期中触底反弹,获得相对成功。开业和停业、发展和停滞、战略转移和联合重组等因素,对维修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一起波音757—200型飞机风挡加温系统故障的排除.对该型飞机风挡加温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介绍,为类似故障的排除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7.
2011年本刊推出的两年一次的全国民航维修能力调查活动已经圆满结束,在此,衷心感谢参加本次调查的50多家企业单位对《航空维修与工程》杂志及自1999年以来进行的第七次调查活动的大力支持,同时我们期待着未来将会有更多企业的加入。  相似文献   
68.
以安全管理手册(SMS)中关于风险管理和绩效指标的理论为基础,对航空公司机务维修安全状况评价方法展开深入研究,确定了以可接受安全绩效水平(ALOSP)作为航空公司维修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并通过实例对航空公司两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证明该方法科学、有效,易于操作且扩展性强,能对航空公司维修安全状况水平给予有效评价和预测,可用于指导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航空公司的机务维修系统的成本占其总体成本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如何降低机务维修系统成本支出,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系统,已成为目前在高通胀、高成本支出时代,各个航空公司机务维修单位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大量统计数据表明,依靠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可使航空公司机务  相似文献   
70.
<正>1移动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常态饱受热议的移动技术将会在航空维修领域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同时,作为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各种移动应用(APP)与移动设备的整合将在维修全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在维修过程中应用移动设备将成为常态,工程人员通过移动设备上的APP可随时获得所需的信息,而不必从穿行于停机坪与办公室之间或者排队通过终端机获取相关信息。新一代移动设备搭载的APP,将极大地提高维修、工作效率、降低费用,避免操作的复杂性。2增材制造技术初显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