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50篇 |
免费 | 202篇 |
国内免费 | 10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121篇 |
航天技术 | 408篇 |
综合类 | 159篇 |
航天 | 2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104篇 |
2010年 | 80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横向流动条件下多孔射流是污水排放中的一种常见流动,对其稀释特性研究对于污水排放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aser Induced Florescence)对横向流动条件下1、2和4孔射流的浓度场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多孔射流可分为未合并区、过渡区和已合并区;在未合并区内,多孔射流中的第一个射流浓度轨迹线和稀释度变化与单个射流情况相近,在射流近区和远区,无量纲浓度轨迹线与下游距离分别呈1/2和1/3指数关系;后面射流的浓度轨迹线和稀释度变化相近,受第一个射流的遮挡和卷吸作用,其弯曲度和稀释度变化小于第一个射流,说明作用于后面射流的横向流速小于第一个射流. 相似文献
282.
静叶吸气对某轴流压气机裕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Numeca CFD对某大弯度叶栅和某轴流压气机流动进行数值模拟,为减小由于边界层分离而带来的损失,拓宽稳定工作范围,提出叶片吸力面表面开缝抽气方案.综合研究开缝位置、开缝长度、及吸气量大小对流动分离结构和裕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静子叶片上边界层抽气引出分离区域的低能量气流,可以明显的改善气动性能,分离得到很好的抑制,稳定工作裕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83.
结合水声计量实际,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水听器的绝对和比较校准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结合一次计量检定数据,对水听器校准中的不确定度的A类和B类评定,以及对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作了系统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84.
随着对吸附式低反动度轴流压气机内部流动细节的逐步深入,进一步完善了多级吸附式低反动度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思想,完成了3级吸附式低反动度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三维黏性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第1级动叶入口叶尖切线速度为370m/s的前提下,通过只在首级静叶和末级静叶中进行附面层抽吸,实现了总压比为6.1的3级吸附式低反动度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附面层总抽吸流量占入口流量的11.3%.在不考虑附面层抽吸对流动效率影响的前提下,3级效率达到88.1%. 相似文献
285.
286.
287.
模型的转捩流动计算分析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黏性流动数值模拟中实现边界层转捩的自动预测,将γ-Reθt转捩模型引入到三维非结构混合网格的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求解程序(HUNS3D)。该转捩模型由两个依赖当地变量定义的关于间歇因子和当地化转捩起始动量厚度雷诺数的输运方程组成,其数值求解算法与流场求解程序中湍流模型的求解方法相同。为了考察和验证HUNS3D程序中γ-Reθt转捩模型对航空工程中的常见附面层自由转捩问题的预测精度,对低速平板流动、Aerospatial-A翼型、NLR 7301超临界翼型和NASA Trap wing 高升力构型等典型外形的自由转捩流动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关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算例结果表明:γ-Reθt转捩模型对于转捩位置具有很好的敏感性,能比较准确地预测自然转捩和分离转捩,可以有效提高HUNS3D程序对实际流动的模拟能力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88.
针对某航空高强钢零件大尺寸面轮廓度数控加工合格率较低问题,利用精益6σ方法,依据DMAIC的研究路径,充分运用箱线图、等方差检验、单因子方差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分析了“人、机、料、法、环、测”6大方面的操作者、加工刀具、装夹方式、主轴转速、切削量、进给速度、切削方式7个因素,确定刀具尺寸、切削量、进给速度为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建立面轮廓度与7个影响因素之间的GLM模型,得出影响流程输出的3个关键影响因素的最佳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流程改进后,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人工调试检查环节,缩短了加工调试验证时间,大尺寸面轮廓度数控加工合格率从80%提高到96%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