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129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刘运万  游刚  向萍  蒋明科  肖燕妮 《西南航空》2009,140(10):66-76,78
“灵山秀水构三里,朝云暮雨泓三江”。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上游小江支流回水末端。这里北依巴山,千峰竞秀;南临长江,百水汇流,总面积3959平方公里,拥有总人口160万,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刘伯承元帅的故乡。  相似文献   
42.
在美国国防部2006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QDR)报告中,明确了美国轰炸机的三阶段发展规划,其中第二阶段规划预定新型轰炸机在2018年开始服役,而且明确是亚声速和有人驾驶方案,核心作战要求是突防能力强并具有持久的作战能力。该机的出现可能对未来防空体系的发展提出新挑战。  相似文献   
43.
用于有源诱饵的小型化天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目前天线研制情况,对用于有源诱饵的小型化天线作了一些探讨。介绍了可供诱饵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的两种类型的天线:平面螺旋天线(及其变态形式)和微带天线(包括微带天线阵)。  相似文献   
44.
45.
靶场反导试验中,反导武器系统面临弹道靶弹突防过程中施放的各种有源干扰,为了给反导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提供数据支撑,需要对伴随有源干扰信号进行监测.通过研究弹道靶弹突防中伴随有源干扰机的工作过程与特点,提出伴随有源干扰信号监测系统应具备的特点与使用要求,分析伴随有源干扰信号监测系统与常规监测系统的差异,设计了伴随有源干...  相似文献   
46.
47.
针对飞机装配中的机器人制孔垂直度问题,设计了一种双偏心盘调姿机构.首先采用4个激光传感器测量工件制孔点处的法向量,求出钻头中心线与调姿平面的交点.然后计算调姿机构需转过的角度,调姿电机驱动该调姿机构对钻头姿态进行调整.该机构的特点是在保持钻头顶点不动时,调整钻头姿态.因此,避免了二次移动钻头位置.最后,在ADAMS中对该调姿机构做了仿真,并在机器人制孔平台上做了制孔实验,验证了其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8.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飞机柔性装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基于工业机器人的飞机柔性装配技术,着重讨论了机器人精度补偿、末端执行器设计、法线检测与找正、系统控制、离线编程等关键技术。通过在小翼部件加工中的应用,达到了孔位精度±0.5mm、法向精度±0.5°等关键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对于特定应用对象采用机器人技术进行飞机部件自动装配为一个理想、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随着当今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增强,配以末端执行器和相关的补偿系统,在航空工业作为装配平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9.
分析了弹道导弹突防中的电子战威胁环境。针对弹道导弹突防阶段可能遭受的电子攻击模式,提出了相应的电子防护措施,并对防护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弹道导弹突防阶段电子防护效能的概念,建立了电子防护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电子防护效能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50.
王文虎 《航天控制》2012,30(2):28-32
快速、准确、鲁棒的轨迹生成方法可以增加任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极大地降低成本。针对亚轨道飞行器返回段特点,引入"伪控制量"、"末端进场走廊"等概念,分别采用高斯伪谱法和向前拉道伪谱法进行了返回轨迹快速优化研究,比较了两种伪谱法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向前拉道伪谱法不适合处理含控制量约束的问题,而高斯伪谱法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能够快速准确地生成亚轨道飞行器返回轨迹,同时验证了结果的可行性与最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