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99篇
航空   588篇
航天技术   148篇
综合类   107篇
航天   24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系统地探讨了智能测量系统中计量保证的一些紧迫问题,即表述(选择、评估、检定和报告)计量特性;最终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自动在线评定(称为测量结果的自动计量支持MAS);自动计量支持手段的校准测试以及集成测量软件环境的具体实现方法。也提出了智能测量系统的实际定义,并给出其通用功能模块结构。  相似文献   
972.
智能桁架结构局部力和速度复合反馈振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俊宝  吕刚  张景绘 《航空学报》1998,19(5):575-577
研究利用压电主动构件实现智能桁架结构振动阻尼控制的技术。控制策略采用局部积分力和局部速度复合反馈,将测量的压电主动构件弹性内力和两端节点的相对速度,经控制器放大复合后得到压电主动构件的驱动电压,实现智能桁架结构阻尼控制的目的。这种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通过一个空间桁架结构的振动阻尼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73.
蒋维安  周军 《航天控制》2004,22(4):68-72
介绍了将新型智能非线性PID(INPID)用于二阶稳定对象控制时的参数设定方法 ,推导了相关公式 ,并以某导弹某时刻的线性化模型为例 ,给出了仿真结果 ,表明该设定方法设计出的控制器具有极好的控制效果和极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74.
主要介绍基于校园网模具学习系统的web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将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考试系统、BBS、信息管理系统集于一身,其中智能体模块在系统中的应用使各功能模块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服务于模具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75.
智能码的生成方法和特性研究是当前移动通信中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介绍一类特殊的智能码———桥函数序列。给出桥函数序列的几种特殊生成方式。研究桥函数序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特性,得到一类具有零自相关窗的桥函数序列和一类互相关函数恒为零的桥函数序列族。最后给出q=8和k=2时对应的一类智能码———桥函数序列族,它由64个不同的长度均为256的离散桥函数序列组成。这类桥函数序列族可望在移动通信CDMA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76.
面向不同任务对目标、环境和态势等精细刻画需求,跨域分布式协同系统能够带来更大的测量范围、更高的定位精度、更全面的探测维度和更好的鲁棒性.与单域系统不同,跨域群体系统中,承载平台的运动空间、传感器能力和通信手段各不相同,通过智能化策略配置可有效地聚合不同维度、不同置信度的信息以实现不同域群体之间的高效协同.系统性分析了天...  相似文献   
977.
基于仿生集群系统感知功能与行为的视角,提出了空间感知网络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包括仿生可变构异构空间分布式智能感知网络设计、单星自主机动对准和协调操控、星群协同相对测量与控制等。在干扰对抗态势下,空间感知网络的生存智能需求是保持各节点的可变构型网络、异构分布式感知与协调控制,从抗扰、容错和节能等角度提出了未来智能感知网络所应具有的安全、绿色和免疫等特征。仿生空间感知网络的目标是通过可变构异构分布式星群设计,实现星群多源信息融合和“眼、耳、脑、体、群”的智能协调,提高感知网络的智能协调能力以及对于空地目标与空间态势的感知、理解、预判和机动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978.
在对智能导弹协同作战过程详细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枚智能导弹协同对目标定位的方法。考虑目标运动模型为静止模型和运动模型两种情况,将Sigma-Point滤波方法与过程噪声的自适应估计方法相结合,融合目标运动状态和目标到达角信息,克服了常规Sigma-Point滤波性能依赖于目标运动模型的先验统计信息的缺点。通过比较目标可能存在区域面积的大小,确定了参与协同定位的智能导弹数目和编队构型。仿真研究表明,多枚智能导弹协同对目标定位可以显著提高定位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979.
崔龙  杨恺  黄海 《宇航学报》2011,32(9):2074-2079
航天器中使用的轻质桁架结构在受到扰动时会产生振动,从而影响设备正常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附加在结构上的主动动力吸振装置,利用电磁力推动质量块产生的反作用力作为主动力施加在被控结构上,抑制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算法采用自适应逆扰动抑制算法,对空间环境下的结构参数变化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调节能力。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建立了桁架-吸振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无吸振器和有吸振器时的被动和主动吸振模式进行了仿真对比。最后在三棱柱桁架结构中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结果显示在主动模式下桁架振动振幅衰减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80.
航天器电源系统大功率智能配电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航天器功能的增多和容量的增大,对电源系统的配置、管理、故障检测与诊断以及可靠性和可维修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航天器配电技术向着大功率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文章介绍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电源系统采用的大功率智能配电单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能能源管理单元设计。通过采用智能数据处理、固态功率控制等改进技术,将大功率智能配电系统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拓展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任务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