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航空   1083篇
航天技术   161篇
综合类   169篇
航天   38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智能移动机器人在制造业、服务业、军事、星际探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导航是智能移动机器人实现自主控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不同领域智能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针对环境感知与建模、定位和路径规划等机器人导航控制关键技术,深入分析了其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智能移动机器人导航控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12.
近年来,随着基于位置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大,产生了多种针对不同场景的定位方案。但由于定位场景多样且复杂,单一定位手段无法满足多种场景的不同定位需求。同时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智能移动平台,可以搭载更多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使得基于智能移动平台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成为了可能。首先对目前的智能移动平台及其相关的定位技术进行详细介绍,然后对目前主流的融合定位方案进行对比和分析,最后对融合定位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13.
以飞机脉动式装配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脉动式装配线的基本特征,明确了构建飞机脉动式装配线的实施条件。从飞机脉动式装配线设计、建设和运行规范化的角度,研究了脉动式装配线设计、建设和运行有关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要求、工艺优化与平衡要求、设备布局与模拟要求和安装调试与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914.
面向基于模型定义技术在工艺设计中的应用,从提高工艺设计自动化及编程质量和效率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MBD的数控工艺设计及快速编程方法,该方法根据基于MBD的特征信息描述,采用特征实例化方法,从易于制造及加工应用的角度对产品特征信息进行提取与构造.通过加工特征将几何信息与工艺信息相结合,分析三维关联的数控工艺信息模型内容.最后,利用工艺约束与制造数据库支持进行数控工艺设计,基于工艺结果以加工操作为基本单位驱动与数控加工系统的智能参数化映射,完成数控程序信息的自动生成.采用该方法进行工艺设计可以缩短编程周期,改善和提高加工编程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15.
自20世纪以来,飞机装配过程中的测量检测技术经历了从“定性检测、事后检验”到“定量测量、实时跟踪”的转变.随着飞机装配向智能化迈进,数字化测量技术已经成为飞机装配过程的重要因素,并不断向“智能测量、反馈控制”的目标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飞机装配过程中测量检测方法从模拟量到数字量演变的4个阶段.随后,根据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目标,从点位坐标测量、形状特征测量和曲面外形测量3大类对当前飞机产品装配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数字化测量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916.
介绍了航天产品零部件制造过程中的多余物的危害和国内外多余物检测控制技术;阐述了将机器视觉控制技术运用到多余物控制上的难点并对对其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并详细讨论了机器视觉控制各环节关键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17.
飞机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飞机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已经在实验室实验及飞行试验中得到了成功验证,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持续提升,在未来数年,该项技术具备极大的装机应用的可能性。飞机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是一项通过传感器等硬件获取结构或系统数据信息为核心的创新性技术,该项技术能够在飞机的设计、制造、运营和维护等各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未来智能航空的关键组成部分。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以及物联网概念的推进,航空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一次飞跃的契机。本文首先全面的分析了飞机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为航空领域带来的益处,并对其关键技术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最后基于现有理论知识与先前工程经验创新性地提出一套民用飞机健康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18.
在飞机应急撤离的仿真模拟中,国内多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疏散的人群,该模型计算较快,但把 疏散者视为同样的粒子,忽略了个体差异,因此与实际撤离情况存在差异。采用智能体模型,建立个人的行为 规则;采用适合飞机应急撤离的 A* 算法选择估值函数,建立人物模型,针对波音737灢700飞机客舱进行应急撤 离过程的仿真模拟,并与前人实验结果和权威软件airEXODUS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 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接近,更接近真实疏散情况。  相似文献   
919.
随着火箭增压输送系统的阀门制造任务日益繁重,阀门零件交叉孔毛刺的去除急需稳定有效的工艺方法。为实现运载火箭铝合金阀门壳体交叉孔相贯线毛刺稳定高效的去除,提出了一种使用过孔刀数控加工去除交叉孔毛刺的工艺方法。设计了过孔刀数控加工去毛刺试验方案,研究了交叉孔相贯线毛刺去除原理,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毛刺去除质量的影响规律,得出了铝合金阀门壳体的交叉孔毛刺去除的最优工艺参数。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在交叉孔相贯线位置形成过渡圆角,实现了铝合金交叉孔毛刺稳定高效的去除,在航天阀门产品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920.
李俊  刘波  杨小东  史磊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8):1871-1877
将智能优化算法与准三维叶栅计算程序相结合,对某吸附式压气机叶型进行了优化设计,对优化设计前后的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优化设计之后叶型总压损失下降40%,静压升提高0.6%.优化得到最佳抽吸位置位于分离区起始点上游,优化叶型具有更均匀的负荷分布,并且优化后叶型的性能在全攻角范围内均得到了提升.结果表明:更均匀的负荷分布会提高叶型的性能,减小叶型分离,降低抽吸所需要的能量.对于在尾缘处存在轻微分离的叶型其最优抽吸位置位于分离区上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