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航空   764篇
航天技术   174篇
综合类   127篇
航天   25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解决当前民航院校《雷达管制》实践课程评判时主观因素较多、标准难以统一、评判效率低下等不足,中国民航大学国家空管运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空中交通管理学院雷达管制课程组联合对《雷达管制》实践课程进行了持续的改革。从对当前雷达管制评判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入手,梳理和优化了雷达管制评判指标体系;结合教学实践和一线管制运行要求,在充分考虑计算机的优势和局限性后,针对雷达管制评判指标的特征,提出了计算机智能评判与教员检查单式评判相结合的评判模型;通过教学培训的优化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公平、合理、客观、有效的评判系统。本次教学改革从2006年至今,已通过本专科教学、国内外管制员培训和全国管制员技能大赛的检验,评判系统逐趋完善。  相似文献   
952.
触觉信息表征技术与分类感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向空间智能精细化操作的需求,采用提取触觉传感信息的方式对目标进行识别。在动态序列匹配(dynamic time warping,DTW)距离的基础上,应用DTW核实现对触觉序列信息的高效表征,提出了触觉序列的联合稀疏编码算法,用于一个单独时间序列的不同手指间触觉信息的简单融合。对训练样本进行学习构建数据库,用不同的触觉反馈信息进行典型目标的分类试验,总体识别率为90.07%。触觉联合稀疏编码算法不仅简单而且能挖掘不同手指采集的触觉信息指尖的内在联系,为操控目标的智能化识别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未来可用于在轨服务。  相似文献   
953.
直升机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与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直升机特有的技术特点,尤其是其区别于固定翼飞机的飞行原理、复杂气动和结构动力学特性、极致重量设计等,对包括气动、振动、噪声、地面共振/空中共振、抗坠毁、安全性及重量控制等方面的直升机技术难点进行剖析,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机理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对当前技术发展情况及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随后对世界直升机技术发展方向进...  相似文献   
954.
航天智能控制技术让运载火箭“会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为民 《航空学报》2021,42(11):525055-525055
高可靠和智能化是未来智能航天器的主要特点,本文聚焦航天器高可靠、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梳理了中国运载火箭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发展历程,提出了航天智能技术从航天器的可靠性做起,航天器的可靠性从航天智能控制做起,航天智能控制从"会学习"的火箭做起。围绕航天智能控制技术如何使运载火箭"会学习"的发展架构,进一步探索了"边飞边学"和"终身学习"智能控制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现状,支撑中国"会学习"运载火箭高可靠和智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5.
从智能及智能测试的概念出发,阐述了人工智能、现代建模方法及其在智能测试中的使用。简单介绍了其他新技术及个人仪器在智能测试中的应用,指出了它们的发展对实现智能测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6.
在未来的通信网络中,复杂的信道环境是制约定位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智能反射面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具有特殊电磁特性的人工二维表面,可以控制电磁波的吸收、反射与折射特性,从而实现对信道的调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现状,从智能反射面的电磁特性及其在通信定位中的应用等方面归纳分析了其现阶段的研究成果,然后针对非视距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定位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不同的发射功率下均实现了定位误差降低50%以上,并且提高了定位鲁棒性,实现了对波束盲区的覆盖。最后,从新型定位场景、通信技术结合、资源分配和人工智能应用4个角度,对智能反射面定位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7.
动物具有优秀的空间自主定位导航能力,能够实现在无先验环境信息下的导航定位和导航决策过程。针对智能体在连续空间中面向目标导航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生物学放电时间依赖可塑性学习规则的智能体面向目标导航算法。首先分析了动物面向目标导航决策过程中的生理学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位置细胞和动作细胞模型。动作细胞间权值采用横向竞争模型更新,通过环境奖励信号的更新,采用放电时间依赖可塑性学习规则对位置细胞前馈动作细胞模型的突触权重进行权值调节,利用动作细胞群的脉冲放电现象表征智能体运动方向和速度。最后,对所提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类脑面向目标导航算法能够在单障碍环境中实现30 ms左右的规划速度,相比传统强化学习Q学习方法平均路径规划长度缩短了15.9%。  相似文献   
958.
为了精确调节飞机座舱压力,应用CFD软件对排气活门的二维流场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特定高度和开度下舱内压力分布以及活门最大流量所对应的飞行高度。计算还给出了不同飞行高度、不同开度下的活门流量,从而绘制出了排气活门的流量特性曲线,获得了排气活门的基本流量特性规律。  相似文献   
959.
提高推进系统的效率对实现浮空器在临近空间长期悬停意义重大,对国外最新的有关螺旋桨(含旋翼)基于自适应结构变形的重大研究计划和原理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旨在找出能突破目前临近空间螺旋桨因设计变量少而导致其效率和工况适应性难于大幅度提高的困境的方法.研究表明,这一困境有望通过自适应结构变形的方式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960.
吸附式压气机叶型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波  李俊 《航空发动机》2012,38(6):1-4,19
将微分进化算法和流场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建立了1套吸附式压气机叶型智能优化系统。此系统可以对进口亚声、超声的吸附式压气机叶型进行优化。通过准3维叶栅通道计算程序-MISES进行流场数值模拟,评估叶型气动性能。选取吸附式叶型最重要的2个变量,吸气量和吸气位置作为优化参数,以叶型的损失系数作为优化目标,自动寻优找到该叶型的最佳吸气量和对应的吸气位置。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吸附式叶型的气动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