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41篇 |
免费 | 2390篇 |
国内免费 | 218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1451篇 |
航天技术 | 2739篇 |
综合类 | 1740篇 |
航天 | 45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0篇 |
2023年 | 659篇 |
2022年 | 727篇 |
2021年 | 758篇 |
2020年 | 758篇 |
2019年 | 783篇 |
2018年 | 581篇 |
2017年 | 593篇 |
2016年 | 676篇 |
2015年 | 703篇 |
2014年 | 878篇 |
2013年 | 731篇 |
2012年 | 957篇 |
2011年 | 997篇 |
2010年 | 865篇 |
2009年 | 899篇 |
2008年 | 900篇 |
2007年 | 890篇 |
2006年 | 712篇 |
2005年 | 688篇 |
2004年 | 650篇 |
2003年 | 642篇 |
2002年 | 484篇 |
2001年 | 504篇 |
2000年 | 464篇 |
1999年 | 390篇 |
1998年 | 348篇 |
1997年 | 332篇 |
1996年 | 284篇 |
1995年 | 229篇 |
1994年 | 253篇 |
1993年 | 190篇 |
1992年 | 191篇 |
1991年 | 165篇 |
1990年 | 154篇 |
1989年 | 188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4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本文给出了工业机器人完成装配作业的一种实现方案──主动柔顺手腕。从技术的角度解决了主动柔顺手腕在装配过程中的搜孔策略、控制方法、柔顺中心设置、卡阻的避免等问题,最后在Movemaster—EX机器人和PUMA562工业机器人上进行了无倒角高精度轴孔配合的实验。 相似文献
312.
313.
目标跟踪(定轨)中的信息融合估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目标跟踪中的多源信息融合估计问题进行论述,讨论了多个观测站对同一目标观测时的分布式和中心式融合估计问题,对Bayes融合的算法问题提出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14.
为提高大型可展开天线的指向控制精度,并适应喷气卸载等在轨工况,基于Craig-Bampton法建立了表征柔性天线指向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信标的大天线指向控制方法.该方法先基于卡尔曼滤波,对大天线的振动状态进行检测,若天线未出现明显振动,则通过信标敏感器修正天线指向偏差,同时引入星本体姿态敏感器以保证稳定性;若天线振动超过阈值,则仅引入星本体敏感器以衰减振动,直至天线未出现明显振动.最后利用瑟拉亚(Thuraya)卫星的在轨实测热变形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未受到喷气扰动时,大天线指向精度优于±0.02°,在受到喷气扰动后,系统可正确检测并切换跟踪输入.这说明,该指向控制方法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可以有效修正大天线指向偏差,并能适应在轨位保、卸载喷气工况. 相似文献
315.
316.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发展要求提高装配自动化水平,工业机器人因此得到广泛使用,而工业机器人在定位精度与结构刚度上的局限性又催生了力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力控制技术不同于传统的位置控制,是利用安装在机器人上的传感器反馈力的数据,以此为依据驱动机器人将构件或工具送达最佳装配位置的技术.叙述了力控制技术的发展背景、基本原理、系统组成与应用实例,并对力控制技术在飞机数字化装配中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17.
复合材料由于性能优越,在新一代飞机上的用量逐步提升,提高复合材料结构的装配质量,降低装配应力和变形,变得愈发重要。复合材料构件在装配时有不同于传统金属结构的特点,如尺寸大、刚性弱、自重变形大、制造偏差大,且强迫装配时易发生损伤。因此为适应复合材料结构的装配需求,需要开发新的技术和方法。本文以空客A320机翼翼盒模型为例,阐述了飞机复材结构典型装配过程,指出装配过程中存在大量依赖工程经验、间隙形状难以预测、工装调型能力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综述了国内外面向复材结构容差控制的装配仿真技术、飞机复合材料壁板装配变形在线调控技术和复材壁板装配变形对服役性能影响研究等解决方法;最后指出了国内在飞机复合材料壁板装配变形控制技术中的不足与差距,以及目前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18.
319.
320.
为了掌握S弯二元矢量喷管的气动性能,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有无二次流喷射状态下S弯二元矢量喷管激波
诱导的工作机理,以及二次流喷射位置、主流落压比和二次流与主流总压比对S弯二元矢量喷管推力系数、矢量角、壁面静压的影
响。结果表明:在二次流流通面积不变、次流与主流流量比Ws/Wp≤6%的情况下,喷管上、下壁面分别喷射二次流产生的最大矢量
角分别为22.9°和15.9°;喷射位置对矢量角有较大影响,对推力系数影响不大,随着二次流喷射位置逐渐靠近出口,矢量角先增大
后减小;射流位置固定,随着主流落压比的增大,推力系数增大,当主流落压比从2增大到6时,推力系数最多提高17.9 %,矢量角
先增大后减小;随着二次流与主流总压比的增大,推力系数整体呈单调减小趋势,矢量角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