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45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A new high strength 2A97 Al-Cu-Li-X alloy was subjected to triple-aging of retrogression and re-aging treatments (RR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tensile tes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RA treatm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DSC test reveals the reversion temperature range of the strengthening δ' (Al3Li)pha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consists of δ' (Al3Li) phase, T1 (Al2CuLi) phase and θ"/θ'(Al2Cu) phase for 2A97 alloy treated by a triple-aging ora retrogression and re-aging treatment in the following order: (1) at 165 ℃×30 min, (2) at 220 ℃ or 240 ℃×15 min, (3) at 165 ℃×24 h.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incorporated into the treatment after secondary high temperature aging, promotes the T1 precipitation during final re-aging.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alloy treated by the retrogression and re-aging treatment reach the peak level of alloy single-aged at 165 ℃ in T6 temper.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水氧腐蚀前后2D C/SiC复合材料热扩散性能的演变规律,研究了环境损伤对C/SiC复合材料热扩散性能的作用机制。在水蒸气和氧气混合环境下,C/SiC复合材料内部气孔率增加,同时在材料表面有氧化物形成。材料内部出现的气孔,阻断了热流在材料内部的传输,使得热扩散性能呈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氧化物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封填裂纹,有助于热量的传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材料热扩散性能。  相似文献   
53.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MEVVA)离子源引出的强流Ni和Ti离子束对纯铜进行了离子注入表面改性试验研究.材料表面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采用Ti或者Ni离子注入后纯铜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有提高.对注入层的结构分析表明金属离子注入后,在纯铜表面注入层出现了合金相及重结晶,显微组织的改变是材料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4.
pH值对硅酸钇涂层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新颖的水热电沉积方法直接在石墨表面制备了硅酸钇涂层,利用XRD,EDS和SEM等测试手段对涂层进行测试分析,重点研究了电沉积前驱溶液pH值对涂层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驱液的pH值为1.5~3.0及水热温度为150℃时,即可制备出硅酸钇涂层.随前驱液pH值增加,涂层开裂趋势减弱,结晶趋势增强,致密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5.
超细玻璃纤维棉毡具有优异的隔热、吸音和过滤性能以及A级不燃特性,高温热处理对其性能有显著影响。采用离心喷吹法制备超细玻璃纤维棉毡,然后在100~500℃及大气气压下进行热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耐驰导热系数测试仪分别对棉毡的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上升,超细玻璃棉毡的纤维直径增大,棉毡孔隙直径减小,质量损失增加,并在400℃以后变化幅度显著提升;超细玻璃棉毡的抗撕裂强度逐渐下降,并在处理温度为300℃以上时下降非常迅速;导热系数逐渐升高,在400℃前上升平缓,400℃以后上升速率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56.
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粉末冶金技术制备Ti-44.7Al-xLa-yCe(原子分数/%,下同)合金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研究不同La,Ce添加量对机械合金化TiAl基合金的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通过机械合金化在TiAl基合金系统中添加微量稀土元素La,Ce对TiAl基合金的细化作用非常明显,TiAl的强度开始随着稀土元素La的增加而增加,当La元素含量为0.5%时,达到峰值,然后强度随稀土含量的增加而下降;而合金的强度却随添加Ce的含量的增加而直线下降,同时添加稀土La的TiAl合金的强度远高于加稀土Ce的TiAl合金的强度.  相似文献   
57.
In an attempt of being used as buffer layers and electrodes for the textured BaTiO3 (BTO) ferroelectric thin films, highly (100)-oriented LaNiO3 (LNO) thin films of different thicknesses were deposited directly on Si (100) substrate with radio-frequency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method.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substrate temperatures and the film thicknesses bring main influences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orientation of the thin film. The effects of the thicknesses and substrate temperatures on the orientation of the films were studied on the LNO films of different thicknesses. The highly (100)-oriented LNO thin films were obtained at the substrate temperature of 600℃. The existence of epitaxially grown BTO films indicates that the oriented LNO thin films obtained in this work could be used as a buffer layer for epitaxial growth.  相似文献   
58.
纳秒脉冲电子束冲击强化金属表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纳秒强脉冲电子束(功率密度为109W/cm2)辐射金属表面后产生的强化作用.纳秒脉冲电子束瞬间在材料表面局部区域注入巨大能量,使金属表面微区瞬间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作用,并产生骤热急冷过程,使材料表面硬度、耐腐蚀性和其他物化性能发生明显变化.文中讨论了脉冲电子束导致快速熔凝的热传导过程,并分析了从扫描电镜照片观察到的金属急冷过程的显微结构.纳秒强脉冲电子束注入是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59.
采用XRD,HRTEM 和SEM 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以聚碳硅烷(PCS)为先驱体和粘结剂,Y2O3 和AlN 为烧结助剂,采用先驱体转化-热压烧结法制备的Cf/SiC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Y2O3 主要与PCS的裂解产物以及AlN 和SiC表面的氧化物发生反应,形成有助于复合材料致密化的液相,而AlN 则与烧结液相和PCS之间通过反应- 溶解- 沉积过程,形成主要分布于界面相中的微小SiC-AlN 固溶体。正是由于含有一定量SiC-AlN 固溶体的富碳界面相使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结合适中,纤维易发挥脱粘和拔出作用,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二乙烯基苯(DVB)/聚碳硅烷(PCS)热交联对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通过加热的方法调节体系粘度,满足了降低DVB配比条件下的交联工艺要求。结果表明:交联中适当地降低DVB配比,可增加交联产物的致密化程度,从而增加SiC陶瓷的致密化程度,有利于陶瓷显微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