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522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61篇
航天   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斜齿轮传动鼓形齿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齿轮轮齿的齿向鼓形设计是减轻齿面偏载对误差的敏感性、提高齿轮强度的有效手段。本文将有限元、柔度矩阵与数学规划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精度的鼓形齿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2.
某涡轴发动机减速器上由第一级从动齿轮和第二级主动齿轮共轴组成的中间齿轮,在电子束焊接后易产生变形,影响到已精加工好的小轮齿形、齿向,使产品的报废率升高。通过对其结构进行设计改进,改变局部结构及焊缝位置,解决了多年来工艺方面的难题。本文介绍了中间齿轮结构的改进措施以及试制件的检测、考核情况。  相似文献   
183.
弧线齿面齿轮齿面几何设计及径向齿宽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适应航空领域对面齿轮传动的设计要求,综合弧线齿圆柱齿轮、面齿轮传动的各项优点,提出了弧线齿面齿轮齿面设计并研究了其径向齿宽特性。以端面渐开线齿廓弧线齿圆柱齿轮作为产形齿轮通过包络成形建立面齿轮齿面数学模型;结合齿面方程在MATLAB中进行齿面可视化分析,并通过MATLAB软件的数值计算和CATIA软件的复杂曲面造型实现面齿轮的参数化建模;确立内端根切、外端顶尖对径向有效齿宽的限制条件,计算面齿轮的径向有效齿宽,分析刀具齿轮的齿线圆弧半径和坐标系位置参数对径向有效齿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增大齿线的圆弧半径,面齿轮的内径减小,外径、径向有效齿宽均增大;当增大坐标系位置参数,面齿轮的内径、外径均增大,径向有效齿宽减小。   相似文献   
184.
针对两分支圆柱齿轮分扭传动机构,深入剖析了其载荷分布不均衡的原理,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均载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弹性轴结构分扭传动的试验证明了该原理及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工况条件、两分支扭转刚度、支撑刚度、啮合相位差等因素皆对系统的均载性能具有影响,其中取较小的扭转刚度和较大的支撑刚度,并严格控制第一级齿轮副之间的啮合相位差对均载有利。   相似文献   
185.
针对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由行波共振引起的掉块故障,采用瞬态接触动力学分析方法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手段,对行波共振发生时从动锥齿轮的共振特性和应力分布开展研究。基于声测法开展了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行波共振试验,研究中央传动锥齿轮行波共振特性,获取了从动锥齿轮行波共振动频、危险转速以及破坏断裂特征。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试验中出现三节径共振皆是前行波共振,四节径共振是后行波共振;三节径共振危险转速范围为74.2%~76.2%,四节径共振危险转速范围为102.8%~104.2%。数值仿真与试验测试中结构静频值具有一致性,三节径误差小于2%,四节径误差小于5%,验证了仿真计算模型的准确性。仿真计算四节径行波共振时从动锥齿轮齿根处和辐板应力集中,应力分布形式与齿轮故障复现试验断裂形式基本一致,辐板正面应力值大小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误差在0.5%~9.5%,满足工程级应力预测要求,验证了瞬态接触动力学分析方法对齿轮行波共振应力预测的有效性。试验表明该齿轮结构是否存在初始缺陷是发生齿轮断裂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6.
徐人平  李华 《强度与环境》1999,(2):56-60,F004
给出了高可靠度和高置信度齿轮寿命计算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运用参数互相独立的三参数Weibull分布直接求解,从而弥补了传统理论的缺陷。介绍了γ-P-S-N曲线方程(置信度-可靠度-载荷-寿命曲线方程)及其在齿轮寿命计算中的运用,从而保证了齿轮寿命的高置信度、高可靠度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7.
正交面齿轮啮合点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点接触面齿轮传动的齿面方程和啮合接触方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接触点轨迹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主要传动参数对接触点位置的影响,获得的一些规律可供在工程应用中参考。即刀具和小齿轮齿数差、齿数比、模数对啮合接触点有很大影响:当齿数差由小变大,齿数比从大变小或当模数从大变小时,接触点向面齿轮的小端移动  相似文献   
188.
谐波传动齿啮式输出啮合参数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谐波传动齿啮式输出刚柔轮齿的啮合特点,建立了一种同时考虑啮合侧隙和啮合效率的齿啮式输出啮合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有7个变量、2个目标函数、3个等式约束条件和7个不等式约束条件,优化方法采用罚函数法。文中对优化实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通过适当提高径向变位系数和他齿高可改善轮齿啮合性能的结论。文中提出的理论和方法为齿啮输出式谐波传动的啮合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9.
采用西门子V5 晶闸管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对B2151 龙门刨床电气部分进行全面改造。详细地介绍了应用电磁制动电机对龙门刨床进刀机构的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90.
基于齿轮传动线外啮出冲击原理,提出在啮合线方向上构建含系统等效误差和齿对综合变形的啮出冲击计算模型.根据齿轮变形随载荷变化的曲线推导出线外啮出冲击点的综合变形.将系统等效误差与齿对综合变形沿啮合线方向进行合成,求出线外啮出点与冲击点的位置.根据啮合点法向速度相等原理,求解线外啮出过程中被动齿轮最小转速和啮出冲击速度,进而求解出线外啮出冲击力.结果表明:线外啮出冲击力为啮入冲击力的70%~80%.即啮出冲击对齿轮传动较啮入冲击的影响要小,验证了啮出冲击和啮入冲击对"啮合合成基节误差"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