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522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61篇
航天   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71.
据英国《飞行国际》2007年10月报道,以制造和修理军民用航空发动机为主要业务的德国MTU航空发动机公司将环境友好的航空发动机部件验证机(CLEAN)研究项目的技术应用到普惠公司的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GTF)上,为其研发高速低压涡轮。  相似文献   
172.
《直升机技术》2003,(3):20-20
美国海军和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签订了价值为1.13亿美元的后勤保障合同,给海军提供“海鹰”直升机的动力传动部件。  相似文献   
173.
利用辉光放电光谱仪对某发动机齿轮零件表面渗碳层进行分析。对测量通道高压及谱线进行了选择,考察了校准曲线及校准模式并建立了分析方法。用定碳仪、金相组织、显微硬度梯度与碳浓度梯度结果的对比证明,该分析方法可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4.
光纤技术用于飞机电源分布式控制系统中,有效解决了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电气隔离、抗干扰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电源系统性能与可靠性。本文详细阐述了机载电源数字控制系统中光纤多路传输网络体系结构,介绍了多路复用传输的总线通讯协议;给出了光纤总线智能接口的电路设计;并对光纤总线网络的可靠性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5.
介绍用电阻法测量CATT(Circdar-Arc-Tooth-Trace)齿轮润滑油膜的测量原理、实验设备和方法,研究了油膜沿啮合线和沿齿线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可供CATT齿轮设计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6.
直齿锥齿轮齿根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展成法加工的直齿圆锥齿轮的齿面和齿根过渡曲面方程,建立了轮齿弯曲强度计算的精确的有限元模型,用柔度矩阵法确定接触线上的载荷分布,进行计算齿根应力,根据上述方法,编制了相应的微机程序,本程序可一次求解多个啮合位置的载荷分布、轮齿变形和齿根应力,并可计算双齿对工作时各对齿上的载荷、变形和应力,便于对直齿锥齿轮弯曲强度进行全面分析,算例表明,本文结果与其它文献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7.
采用弹振珩磨光整工艺对16Cr3NiWMoVNbE渗碳航空直齿轮进行光整加工,研究了不同珩磨周期和未光整齿轮的齿廓几何特征、齿面形貌、横截面微观组织与显微硬度、残余应力等表面完整性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与未光整齿轮相比,弹振珩磨能改善齿廓倒棱圆滑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并提高表面残余压应力;其指标改善程度随珩磨周期延长而增大。在2倍珩磨周期条件下,实现了齿顶倒棱圆弧过渡,获得了表面短且交叉的细网状条纹,面粗糙度从0.47μm降到0.20μm,齿面平均残余压应力提高了52%。试验研究为弹振珩磨光整工艺在难加工航空齿轮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8.
弧线齿面齿轮齿面几何设计及径向齿宽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适应航空领域对面齿轮传动的设计要求,综合弧线齿圆柱齿轮、面齿轮传动的各项优点,提出了弧线齿面齿轮齿面设计并研究了其径向齿宽特性。以端面渐开线齿廓弧线齿圆柱齿轮作为产形齿轮通过包络成形建立面齿轮齿面数学模型;结合齿面方程在MATLAB中进行齿面可视化分析,并通过MATLAB软件的数值计算和CATIA软件的复杂曲面造型实现面齿轮的参数化建模;确立内端根切、外端顶尖对径向有效齿宽的限制条件,计算面齿轮的径向有效齿宽,分析刀具齿轮的齿线圆弧半径和坐标系位置参数对径向有效齿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增大齿线的圆弧半径,面齿轮的内径减小,外径、径向有效齿宽均增大;当增大坐标系位置参数,面齿轮的内径、外径均增大,径向有效齿宽减小。   相似文献   
179.
针对两分支圆柱齿轮分扭传动机构,深入剖析了其载荷分布不均衡的原理,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均载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弹性轴结构分扭传动的试验证明了该原理及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工况条件、两分支扭转刚度、支撑刚度、啮合相位差等因素皆对系统的均载性能具有影响,其中取较小的扭转刚度和较大的支撑刚度,并严格控制第一级齿轮副之间的啮合相位差对均载有利。   相似文献   
180.
针对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由行波共振引起的掉块故障,采用瞬态接触动力学分析方法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手段,对行波共振发生时从动锥齿轮的共振特性和应力分布开展研究。基于声测法开展了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行波共振试验,研究中央传动锥齿轮行波共振特性,获取了从动锥齿轮行波共振动频、危险转速以及破坏断裂特征。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试验中出现三节径共振皆是前行波共振,四节径共振是后行波共振;三节径共振危险转速范围为74.2%~76.2%,四节径共振危险转速范围为102.8%~104.2%。数值仿真与试验测试中结构静频值具有一致性,三节径误差小于2%,四节径误差小于5%,验证了仿真计算模型的准确性。仿真计算四节径行波共振时从动锥齿轮齿根处和辐板应力集中,应力分布形式与齿轮故障复现试验断裂形式基本一致,辐板正面应力值大小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误差在0.5%~9.5%,满足工程级应力预测要求,验证了瞬态接触动力学分析方法对齿轮行波共振应力预测的有效性。试验表明该齿轮结构是否存在初始缺陷是发生齿轮断裂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