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航空   516篇
航天技术   130篇
综合类   114篇
航天   16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刚体航天器姿态跟踪的时变滑模控制(英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ttitude tracking of a rigid spacecraft with an either known or measurable desired attitude trajectory, three types of time-varying sliding mode controls are introduced under consideration of control input constraints. The sliding surfaces of the three types initially pass arbitrary initial values of the system, and then shift or rotate to reach predetermined ones. This way, the system trajectories are always on the sliding surfaces, and the system work is guaranteed to have robustness against parameter uncertainty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all the time. The controller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by means of genetic algorithm to minimize the index consisting of the weighted index of squared error (ISE) of the system and the weighted penalty term of violation of control input constraint. The stability is verified with Lyapunov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ving better robustness against inertia matrix uncertainty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 torques.  相似文献   
862.
增强相分布方式对复合材料有效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增强相在基体材料中的分布方式的不同,建立了一个研究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细观力学模型.该模型由固体基体和增强相两相介质组成,假设细观结构呈周期性均匀分布.采用直接平均法和二尺度展开法计算了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得出了不同微结构分布的复合材料横向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随增强相材料体积分数比的变化曲线,其变化规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研究表明在较大体积分数比下,增强相的分布直接影响到复合材料的弹性刚度.  相似文献   
863.
介绍了一种新型混合介质缓冲器,其中的混合介质由不可压缩的航空机油与可压缩的空心橡胶小球组成。当冲击发生时,液体将动压力瞬间传递到所有小球上,使它们同时参与变形,冲击能量可被大幅度吸收、损耗。若设计得当,这类缓冲器可具有卓越的缓冲性能。本文推导了混合介质缓冲器非线性刚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缓冲器的动力学方程。利用MATLAB得到该方程的数值解,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理论分析了不同冲击作用下混合介质缓冲器的各参数对缓冲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4.
双尾撑布局飞机飞行载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双尾撑布局飞机进行飞行载荷和气动导数分析,重点分析尾撑纵向弯曲刚度和飞行动压变化,对纵向气动力导数、各操纵面效率以及载荷分布的影响.尾撑纵向弯曲刚度变化会引起纵向静稳定性、平尾升降舵的操纵效率及反效速度、平尾的载荷分布的显著改变.尾段刚度尤其是尾撑的纵向弯曲刚度往往会构成双尾撑布局飞机气动弹性设计的薄弱环节,在设计时应该严格控制尾撑的刚度指标.   相似文献   
865.
航空发动机承力结构隔振设计方法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先进航空发动机承力框架的结构与力学特征,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验证了高隔振性承力框架结构动力学设计方法。通过对承力结构刚度/质量分布及几何构形突变的优化设计,提高转子支承结构在宽频域内的机械阻抗,实现在转子工作转速范围内的高隔振性。根据承力结构刚度/质量分布对隔振性的影响,采用折返式非连续结构,设计并搭建了转子-承力框架试验系统,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了高隔振性承力框架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承力结构中采用非连续性设计可在宽频域内对不同位置支点处激励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866.
自适应预测制导:一种统一的制导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原创的自适应预测制导方法,包括自适应全数值轨迹预测方法,一种时变动态控制增益变换方法,一种一阶特征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自适应双环制导方法,标称轨迹自适应纵向和横向制导方法,以及约束预判与峰值控制等,给出实际飞行应用情况,以及推广应用和截至目前的应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67.
不确定性载荷作用下的零件时变可靠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  谢里阳 《航空学报》2009,30(7):1243-1247
分析现有时变可靠性建模方法的特点,建立不确定性载荷作用下的零件时变可靠性模型,给出基于载荷和强度分布的零件可靠度和失效率计算表达式。研究载荷作用的特点,建立不确定性载荷作用过程的二维描述法。在此基础上,分别得到强度不退化和退化时的零件时变可靠性表达式。研究表明,即使强度不退化,零件的可靠度和失效率也会随时间逐渐降低;强度退化时,可靠度随时间降低较为明显,失效率具有“浴盆”曲线的特征。在载荷和强度分布已知的情况下,可直接运用本文模型计算零件在任意时刻的可靠度和失效率。当给定许用失效率时,运用本文模型可以更客观地划分零件的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和耗损失效期,进而确定零件筛选试验时间、可靠寿命等指标,对零件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868.
水平弯曲刚度对大展弦比机翼颤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空长航时飞机普遍采用小后掠角大展弦比机翼,飞行时机翼具有较大变形.几何非线性加剧机翼结构水平弯曲与扭转的刚度耦合,水平弯曲模态在颤振分析中的作用已不可忽略,对机翼气动弹性特性影响显著.将结构在给定来流攻角的静平衡位置附近线化,以求解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并应用考虑翼面变形的片条理论计算非定常气动力,用 p-k 法计算颤振速度.以金属梁式机翼为对象的颤振计算结果表明,水平一弯模态参与耦合的机翼颤振速度低于线性颤振速度.增大水平弯曲刚度有助于这类颤振速度的提高,而扭转频率的影响也要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869.
为探究三点接触球轴承刚度特性,针对某型船用燃气轮机动力涡轮后支承使用的三点接触球轴承,在考虑轴向力影响的情况下,运用数值方法求解并分析了运行工况横向载荷和转速以及结构参数滚动体个数和垫片角对轴承刚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轴向力对轴承的刚度影响显著,随着轴向力增大,轴承横向刚度减小,轴向刚度增大;横向刚度随横向力与滚动体个数增大而增大;轴向刚度随内圈转速、滚动体个数与垫片角增大而增大;轴向刚度对横向载荷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70.
    
城市交通出行选择多模式条件下多种出行方式之间的出行需求关系密切,为了探讨城市居民对地铁、公交车、私家车3种出行方式出行需求之间的耦合关系及时变特征,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使用道路拥堵指数近似代表私家车出行量,对2个小区一个月内工作日时间地铁出行量、公交车出行量和道路拥堵指数三者的平均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出行量、公交车出行量、私家车出行量三者相互作用关系针对不同的用地类型,整体影响趋势不会变化太大,影响大小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城市交通小区内居民对地铁、公交车、私家车3种出行方式的出行需求之间全天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地铁出行需求的增加会减少公交车出行需求,公交车出行需求的增加会增加地铁出行需求,而私家车出行需求的增加会增加地铁出行需求并减少公交车出行需求。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现阶段中国城市多模式交通出行方式之间的耦合关系,以更好地应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