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6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45篇 |
航天技术 | 55篇 |
综合类 | 44篇 |
航天 | 1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61.
162.
163.
164.
曲率传感器是提供高速飞行器机体结构曲率信息的关键器件,对构建关键部位载荷方程和提高局部载荷预测精度至关重要,在内部柔性部件主动控制及机体结构健康监测等方面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作用。针对传统有线硬质器件难以适应柔性结构主动控制应用需求的“瓶颈”问题,结合新型二维材料及LC无线传感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柔性无线曲率传感器,用以精确获取柔性结构主动控制信号的反馈信息。采用多孔疏松的氧化石墨烯作为LC谐振器的介质层以获得较高的曲率灵敏度,银质LC谐振器被丝网印刷于氧化石墨烯介质层表面,聚酰亚胺/聚二甲基硅氧烷层被用作柔性衬底。进行了表面形貌表征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曲率传感器实现了无源无线检测,灵敏度达到1.55MHz/mm,重复性误差小于0.54%,验证了利用新型二维材料研制无线曲率传感器的可行性,为提高高速飞行器内部柔性结构主动控制部件的精度和可靠性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5.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这项技术,目前正在引起广泛关注。因为这项技术可以用来追踪和管理几乎所有物理对象。因此,越来越多零售商和制造商在关心和支持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航空业方面,国外早已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英国航空公司正进行RFID的试验计划,新东京国际机场从2001年10月起,亦开始试验RFID附加在行李箱的试验;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 相似文献
166.
为了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雾计算的联合入侵检测算法Fed-XGB。Fed-XGB算法通过引入雾计算节点扩展网络边缘,减少通信时延,在提升联合学习全局模型和局部模型准确率的同时,降低了传输带宽和隐私泄露风险;通过改进基于直方图的近似计算方法,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不均衡特征;通过引入TOP-K梯度选择,最小化模型参数上传次数,提高模型参数交互效率。实验结果表明: Fed-XGB算法的检测准确率在0.97以上,误报率在0.036以下,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在遭受中毒攻击及数据含噪的情况下,算法检测分类性能依然稳定,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7.
168.
近年来,数据的需求量大大的增加,如何能在有限的频谱下传送更多的数据,提高频谱的利用率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线认知Mesh网络的出现及发展正是符合了这一要求。文中对无线感知技术中PCA算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结合MATLAB对PCA算法进行了实际的仿真,最终得出了利用PCA算法的降维技术能有效解决数据量大带来的计算、处理、分类等难题,是提高无线认知Mesh网络性能的一个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9.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传感器终端得到广泛的应用。物联网应用场景对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要求较长,同时大多数应场景节点往往分布广泛,且某些情况下传感器一经安放难以再触及,更换电池费时费力,在很多场合下也无法完成,此外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很多实际应用场合无法使用电池或者限制电池的体积不能过大。因此,从周围环境中采集能量的能源装置无疑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电池替代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悬臂梁式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电路装置,用于给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模块提供电源,经实验验证该系统供电有效。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无源测温传感器需求越来越大,压电能量收集技术作为有效解决传感器网络终端的能量供给途径之一,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0.
针对航天器内部空间等封闭环境下电磁波的多径传播特性和阵列天线单元间的耦合效应,本文研究采用寄生阵列,通过控制寄生阵列单元负载的电抗实现高效率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的方法。通过多端口微波网络建模,分析了寄生阵列天线方案相较于传统相控阵天线方案的能量传输性能和效率最大化机理。设计实现了基于射频开关切换的可调反射负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寄生阵列反射负载自动控制系统和传输效率优化程序。基于该系统和程序,在1m 边长立方体的金属边界封闭空间实验环境下,测试了不同单元数可重构寄生阵列无线能量传输的性能和快速优化方法。测量结果表明增加寄生天线单元数目能够显著提高能量传输效率,从而提供了可重构寄生阵列传能技术实用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