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49篇
航天技术   65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1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协议通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主动编程思想的时间同步协议动态切换机制,设计了能够动态适配的时间同步协议切换框架,重点讨论了节点间相互通信、时间戳标记、协议切换、本地时间与全局时间的转换等4个关键问题,并且在TinyOS(Tiny Operating System,微操作系统)平台上对新机制进行了仿真验证,比较了新机制同2种主流时间同步协议之间的性能差异.仿真结果表明:新机制能实现时间同步协议的动态配置,提高协同效率,节省切换开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正>SITA公司计划于2009年年底前在全球推广一种用于维修人员和维修系统之间的常规无线连接新平台。通过与网络供应商Appear公司合作,SITA公司的平台将可以实时识别维修人员资质、无线连接类型和位置等,使管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模型机闭环飞行无线测控系统的设计思想、特点,主要技术难点,系统组成及主要技术性能,预测了设计该系统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4.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包括感应式、磁耦合谐振式等传统形式的无线能量传输方式传输距离限制的缺点愈发凸显,制约了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推广。而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新的思路,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微波无线能量传输应用系统根据接收端的状态不同分为静态应用系统与动态应用系统两种形式。静态点对点的输能系统包括艾利波束传输系统、点对点传输系统;动态传输系统的实现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主流的技术包括:基于相控阵技术的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基于方向回溯技术的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基于时间反演的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本文从微波无线输能系统的架构,不同工作方式的输能系统进行研究技术发展总结,最后在现有微波无线输能系统的研究进展基础上,分析概括了微波无线能量传输应用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5.
陈彦 《国际太空》2003,(2):28-29
2.2 国内技术动态 □□国内卫星激光通信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但在国家大力发展空间技术这一大背景下,国内的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对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和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从事空间光通信研究的单位主要是以电子科技大学(位于成都)为代表的一些高校和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研究院、所,以及中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最具代表性的单位是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所属的激光通信实验室。近几年来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电子科技大学是我国最早从事光通信…  相似文献   
26.
在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展历程后,RFID标签的技术已经成熟,相关标准也已到位,空客和波音的供应商已准备好将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贴在飞机上。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RFID数据与信息技术系统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7.
李果 《国际航空》2008,(7):52-5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多方的认可,但在我国航空业尚未得到有效的应用,成本相对较高被归结为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8.
为了进一步提高通信设备维护效率、降低维护运行成本、提高人机利用率,浙江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对所有通信设备探索实施了集中监控和并岗保障。  相似文献   
29.
随着全球民航业的迅速发展,机场交通愈加繁忙。为了保障机场安全和提高机场的吞吐量,机场交通管理系统的任务也就越发突出。目前无线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为组建可靠、高效的机场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优异的技术工具。本文着眼于未来航空业的技术变革,以崭新的思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无线网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成熟高效的机场交通管理思想,集成出功能强大的机场管理系统。这相对于目前的机场管理系统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30.
钟林 《成飞情报》1997,(4):19-24
分析了计算机无域局域网的构建及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