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51篇
航天技术   65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16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81.
机载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及发展趋势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机载信息系统的技术现状,在民机上的不同应用架构及各种架构所具有的特点。从市场定位、新老机型应用、技术融合程度、人机工效等方面对机载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机载系统产品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未来机载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82.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以其操作方便快捷、适应快速更换及维修、减少机动作业无缆影响、可快速扩展、大幅减小设备电池质量、无触电危险、极限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针对给定输入和约束,要求对动态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耦合机构尺寸和电路参数进行充分优化设计以满足一定输出功率效率的需求。经过前期对电路和耦合机构磁路的理论及仿真研究,得到了系统各参数变化时将导致系统输出特性随之如何变化的理论依据。基于此,建立了动态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参数化设计模型,并进行优化设计流程及步骤,以最简化的计算流程和最少的工作量,实现了动态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发射轨道和电路的参数化设计。该研究将对动态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多目标多参数化自动最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3.
与传统的射频链路相比,自由空间光通信FSOC(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系统是对现有无线通信技术的有力补充,为了抑制大气湍流对信号光束带来的相位噪声和强度波动,有必要对通信信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首先介绍了基于光斑质心漂移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测量方法,利用大口径接收靶面和窄带滤光片,结合实时图像处理算法,实现了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全天候实时监测。将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和光强闪烁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测量结果表明它们的包络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进一步验证了实时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4.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空间任务也越来越复杂,能源供给是航天器面临的首要共性问题,航天器间的无线能量传输也显得愈发重要。由于航天器在体积重量和功耗上的限制,为了保证有效的无线能量传输,需要采用毫米波高频段,同时还要解决如何在有限的发射功率和发射天线口径情况下提高接收功率等技术难题。在回顾毫米波高频段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探索基于慢衰减电磁波产生和准无衍射波束形成的远距离时空聚焦微波能量传输理论与方法,并开展毫米波高频段整流器件建模研究和高效整流天线集成设计工作,建立航天器间毫米波无线能量传输缩比简化原理验证系统的研究设想,有望为航天器间无线能量传输效率提升提供技术基础和技术途径,也将推动无线能量传输在无人机无线输能、地面特殊场合供电等远距离无线输能应用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5.
近年来,数据的需求量大大的增加,如何能在有限的频谱下传送更多的数据,提高频谱的利用率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线认知Mesh网络的出现及发展正是符合了这一要求。文中对无线感知技术中PCA算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结合MATLAB对PCA算法进行了实际的仿真,最终得出了利用PCA算法的降维技术能有效解决数据量大带来的计算、处理、分类等难题,是提高无线认知Mesh网络性能的一个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6.
针对无线传输流媒体带宽不足和信道具有时变特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联合控制的多模式自适应缓冲方案,经过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案可提高无线视频QoS。该方案的基本思想是:系统分模式创建缓冲区;针对无线传输时延抖动大和丢包率高的特点,设计了改进的二维索引表进行RTP包快速排序;综合应用了关键帧丢失自动请求重发和阈值内错误掩盖策略。接收端自适应缓冲RTP数据包,统计网络信道参数,返回给本机和服务器动态调整相应缓冲区参数;服务器调整H.264编码器码率和发送速率完成拥塞控制。  相似文献   
187.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应急搜救的网络化弹跳机器人设计方法。这种机器人采用滚动和跳跃相结合的混合运动模式,可以代替救援人员先行进入到复杂的灾害事故现场搜寻幸存者。机器人之间能够组成ZigBee移动传感器网络,将事故现场的环境状况和幸存者位置等信息通过无线多跳网络及时传回给救援人员,为抢救幸存者赢得时间。实验结果表明, 9cm高的样机以60度角起跳可以腾空30cm以上,水平位移达到70cm,具有较好的越障能力。  相似文献   
188.
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多跳网络的网络编码感知的机会转发机制(NCAOF, Network Coding-Aware Opportunistic Forwarding).NCAOF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结合机会转发和网络编码,动态确定有编码机会的节点进行编码后机会转发,从而比传统的采用预定节点的转发机制获得更多编码机会.分组转发过程中,中间节点考虑局部拓扑信息及自身负载情况,通过定义的编码收益函数评估节点的机会转发效能,动态选择能获取编码性能更好的分组进行机会编码,并基于编码收益赋以编码分组动态的转发优先级,有效利用编码机会同时避免冗余转发.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基于网络编码的转发机制,NCAOF能获得更好的编码机会,并有效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和分组送达率.  相似文献   
189.
坐飞机上     
在飞机上也能上网了,这回真的是互联网,不是客舱局域网! 2013年7月3日,继两年前试飞国内首架机上无线局域网航班后,国航在北京飞往成都的CA4108次航班上率先开通了地空互联功能,成为国内第一家提供机上全球卫星通信互联网服务的航空公司,也标志着中国民航实现了机上通信的重大突破。有了机上互联网,旅客即使身处万米高空,也能享受上网的乐趣,这既丰富了机上消遣娱乐的选择,又为商务人士提供了通信、办公的便利,航空公司也可以利用这个新的增长点好好做些文章。那么一切看上去都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何如此姗姗来迟,真的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相似文献   
190.
基于多个不同权重与时延的doublet脉冲叠加,提出一种新的多带通超宽带( MB-UWB)信号光学产生与传输的方法。射频( RF)信号对光载波进行强度调制后,电高斯脉冲对光信号进行相位调制并利用标准单模光纤( SMF)进行传输。 SMF实现相位调制-强度调制( PM-IM)转换,产生doublet脉冲;实现多个doublet信号的时延差,产生叠加的UWB信号。通过调节RF信号源的频率可以实现UWB信号中心频率和带宽的改变;通过调节RF信号源的幅度可以实现边带抑制比的改变。仿真实现了边带抑制比大于25dB,中心频率5~8GHz,带宽2.9~3.8GHz的UWB的信号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