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9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326篇
航空   1652篇
航天技术   593篇
综合类   266篇
航天   106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临近空间飞行器应用前景及发展概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奎 《中国航天》2009,(10):39-41
由于技术和认识上的原因。临近空间的战略价值直到最近几年才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且因其潜在的军民两用价值而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美国、俄罗斯、欧洲、韩国、英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目前正纷纷投入大量的经费.积极开展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技术与应用研究。从发展总体水平上看.国外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仍处于关键技术攻关与演示验证阶段,要获得较高的军用价值仍需实现关键技术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942.
《中国航天》2009,(8):44-44
阿斯特里姆德国公司和欧空局7月7日签订了价值2100万欧元的合同。根据这份为期18个月的合同.该公司将开始设计用于在地面和国际空间站之间往返运输货物的一种不载人飞船。它将论证如何对欧空局现有的“自动转移飞行器”(ATV)货运飞船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943.
采用二维耦合隐式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发动机通流状态下的内外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单凹腔和双凹腔串并联布局对飞行器气动-推进性能的影响。发现因粘性而产生的摩阻、摩升以及摩擦力引起的俯仰力矩较压阻、压升以及压力引起的俯仰力矩很小,对于飞行器整体性能而言,可忽略;凹腔之间距离的长短对飞行器气动-推进性能影响强烈,短距离凹腔并联使得燃烧室主流压力抬高得更大,短距离凹腔串联使得上游凹腔对下游凹腔流场影响更大;同时,性能高的凹腔组合在一起能显著提高飞行器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944.
美国高超声速技术飞行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美国正在开展的猎鹰计划及该计划的目标、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任务目标。重点介绍了该计划下研制的高超声速技术飞行器(HTV)。此外,还对HTV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45.
刘兴隆  段广仁 《宇航学报》2007,28(4):920-925
主要考虑登月飞行器软着陆控制的问题。制导律和控制器的设计分两步完成。首先,利用一个微分同胚变换和一个非线性输入补偿,可以将登月飞行器的非线性动态模型转换成一个线性系统。然后利用经典最优控制理论中的由拉方程,标准最优制导律的解析解既可给出。第二步,利用日。控制理论,我们设计了一个最优反馈控制器保证了实际系统可以鲁棒渐进追踪最优标准轨道。最后通过仿真,可以看出飞行器实现了软着陆控制,着月速度小于给定值,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6.
虚拟装配是运用计算机分析、预测模型,用数据表达,辅以可视化,作出与装配相关的工程决策,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装配质量和速度,有助于降低成本并缩短周期。通过分析飞行器总装装配的特点和难点,侧重分析了虚拟装配的特征和关键,重点探讨了复杂弹体结构的虚拟装配实施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总装装配缺陷和产品的故障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947.
李琳 《航天员》2014,(3):32-33
很早之前,NAsA便开始利用无人飞船和火星车进行火星探索,从而加深了人们对火星的理解,同时为未来的载人火星探索奠定了基础,而2020年火星探测器项目也将加入NASA的全面火星探测计划。该计划包括当前在火星轨道运行的“奥德赛”号火星探测卫星和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机遇”号和“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以及近期被发射到火星上层轨道考察的MAVEN火星探测器等。而此次火星峰会的召开,也表明了人类正慢慢的着手将登陆火星的愿望转化为不再虚无缥缈的计划。  相似文献   
948.
利用螺旋波电离加速并获得轴向速度约为5~10 km/s的等离子体束流,再经过电荷交换产生等速的定向高速气流。采用多束并联的工作方式模拟高速中性气流环境,实现对约0.5~3 m2的整个高超声速飞行器横截面积的覆盖,每一束气流的横截面积约为0.031 4 m2,其密度在1015~1021 m-3范围可调。基于多束并联工作原理的模拟器称之为全尺寸全空域等效模拟器,能够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力学、气动加热等的地面研究,所获得的测量数据更加符合实际飞行状态,也可以解决缩比模型实验的相似性原理差异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49.
飞行器在大气中飞行时经历严酷的力热环境,结构动力学问题显著,而模态特性是分析这些问题的重要输入。传统地面模态试验很难准确模拟飞行环境,而工作模态分析技术能够得到飞行器实际飞行中的模态参数。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工作模态分析技术的背景和发展现状,说明了PolyMAX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对飞行器飞行试验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采用PolyMAX法成功识别出该飞行器的模态参数,并进行了模态验证。  相似文献   
950.
组合动力空天飞行器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硕  龚春林  陈兵 《宇航学报》2019,40(10):1103-1114
针对组合动力系统的工作特征和空天飞行器的任务特点,总结组合动力空天飞行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梳理了该类飞行器存在的主要关键技术。从气动布局、机体/推进一体化、热防护/热管理、制导、控制、地面和飞行试验等方面,详细阐述各类关键技术存在的难点,总结各类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分析给出未来可能的发展途径和方向。相关研究可指导未来组合动力空天飞行器的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