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8篇
  免费   1136篇
  国内免费   361篇
航空   3919篇
航天技术   397篇
综合类   388篇
航天   70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41.
为了满足大推力上面级发动机大面积比喷管的设计需求,采用了排放冷却前段和单壁辐射冷却尾段的分段式设计方案。在排放冷却前段传热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对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单壁尾段在引入上游排放冷却气氢情况下的冷却特性和喷管效率。结果表明:对于大面积比喷管,采用带二次流的单壁金属喷管延伸段是现实可行的,有望达到较好的冷却保护效果并提高喷管效率。  相似文献   
142.
燃料电池供电效率高,可降低飞机的燃油消耗量,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未来全电飞机的关键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143.
气膜孔内局部堵塞对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吹风比为0.3~1.5,堵塞比为0.1~0.5范围内,对平板上单排倾斜气膜孔内局部堵塞所引起的冷气射流流动和冷却特性变化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堵塞比、堵塞位置和吹风比对绝热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在研究参数范围内的研究结果表明:气膜孔出口端前缘的局部堵塞有利于抑制肾形涡,对气膜孔下游的绝热气膜冷却效率有改善作用,并且随着堵塞比和吹风比的增加,对冷却效果的改善越为明显.而在气膜孔出口端尾缘或侧边的堵塞则在较大的堵塞比下削弱气膜冷却效果.相对于气膜孔出气端的局部堵塞,在气膜孔进气端和中部的堵塞对绝热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要微弱得多.  相似文献   
144.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主动冷却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样  张磊  张若凌  蒋劲  赵国柱 《推进技术》2014,35(2):208-212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主动冷却模型制造和热考核试验的费用高昂、周期长,为了降低试验风险,采用三维计算和经济的验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主动冷却设计。冷却结构基本参数设计和侧壁冷却流动设计是确定设计方案的两大基础,前者采用三维传热计算结合冷却面板传热验证试验完成,后者采用超临界燃料流动三维并行计算结合水流动验证试验完成。在此基础上,经过多轮的结构设计与三维传热及强度计算评估迭代,确定了最终的燃烧室主动冷却结构。设计的主动冷却燃烧室在来流马赫数2.5,总温1700K条件下成功通过200s热考核试验,表明所采用的设计方法、验证试验和计算工具是有效和可信的。  相似文献   
145.
吊挂系统对波瓣混合排气系统气动热力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翌  刘友宏  钟晨 《推进技术》2014,35(1):15-24
为了明确短舱中吊挂系统的堵塞效应对波瓣混合排气系统气动热力性能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包含吊挂的混合排气系统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受吊挂系统的影响,在波瓣混合排气系统混合段内,存在着一大尺度的回流区,其作用范围随吊挂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性能参数方面,与未考虑吊挂系统时相比,考虑吊挂之后,虽然混合排气系统出口处热混合效率以及推力系数下降很小,最大降幅仅分别为0.017和0.01,但总压恢复系数却显著下降,最大降幅达到了0.03。此外,随着吊挂系统长度的变化,排气系统出口处的热混合效率、总压恢复系数以及推力系数变化幅度小于0.01,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46.
For high-efficiency grinding of difficult-to-cut materials such as titanium and nickel alloys, a high porosity is expected and also a sufficient mechanical strength to satisfy the function.However, the porosity increase is a disadvantage to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As a promising pore forming agent, alumina bubbles are firstly induced into the abrasive layer to fabricate porous cubic boron nitride(CBN) wheels. When the wheel porosity reaches 45%, the bending strength is still high up to 50 MPa with modified orderly pore distribution. A porous CBN wheel was fabricated with a total porosity around 30%. The grinding performance of the porous composite-bonded CBN wheel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specific force, specific grinding energy, and grinding temperature, which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vitrified one under the same grinding conditions. Compared to the vitrified CBN wheel, clear straight cutting grooves and less chip adhesion are observed on the ground surface and there is also no extensive loading on the wheel surface after grinding.  相似文献   
147.
肋角度对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滑二次流通道的基础上,分析对比了两种带肋通道(135°肋和45°肋)对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采用瞬态液晶测试技术获得了气膜孔下游表面传热系数比与气膜冷却效率分布.使用Fluent软件RANS数值方法对相应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使用了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光滑二次流通道模型中,气膜孔内流线呈螺旋状分布,导致较大的孔内速度分离与流动损失.冷气射流分成两部分,其中一股形成一对偏斜的对转涡.135°肋结构中,二次流通道上部分的旋转涡为顺时针方向,使得气流易于流入气膜孔,气膜孔内流线呈直线分布.45°肋结构中,二次流通道上部分旋转涡为逆时针方向,增强了气膜孔内旋转涡.45°肋结构中冷气流入气膜孔之后的流动结构与光滑二次流通道结构相似.135°肋结构气膜冷却效率最大而表面传热系数比最低.  相似文献   
148.
大膨胀比跨声速涡轮流动结构及损失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林  曾军  谭洪川  丁朝霞 《推进技术》2014,35(5):632-640
为了揭示跨声速大膨胀比涡轮损失的主要特点和两种不同尾缘冷却方式对损失的影响,以典型大膨胀比跨声速涡轮和跨声速叶栅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数值研究。研究发现大膨胀比跨声速涡轮的主要损失是叶型损失,占到总损失的65%左右,尾缘激波损失是叶型损失的主要来源。尾缘全劈缝冷气入射通过提高尾缘基压区基压来减少尾缘膨胀波对气流的加速程度,从而降低最高马赫数和激波损失,尾缘压力面劈缝冷气入射通过改变叶片尾缘压力面激波波系结构,使原来的一道激波变成两道或者两道以上的弱激波,从而减少激波损失。两种尾缘冷气方式都有利于降低大膨胀比跨声速涡轮激波损失,但压力面劈缝冷气入射方式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9.
超燃冲压发动机旋转斜坡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亮  黄伟  郭善广 《推进技术》2014,35(4):530-536
基于斜坡增强混合及旋转冲压的设计思想,提出一种旋转斜坡概念,即通过斜坡旋转产生大尺度旋涡及旋转运动激波来增强混合。采用Fluent软件求解URANS方程,对旋转斜坡非定常流场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斜坡旋转速度对燃烧室的流场特征、涡量、总压损失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坡旋转促进了凹腔剪切层的振荡,并在凹腔内形成了较强烈的流向旋涡。当旋转速度54.3r/min时,斜坡旋转导致的流向涡量峰值约是无旋状态下的4倍左右,总压恢复系数比斜坡静止状态最大降低约10%。  相似文献   
150.
多孔陶瓷氢气发汗冷却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青  孙纪国 《推进技术》2014,35(10):1387-1391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微孔发汗冷却热防护技术,研究了冷冻浇注成型工艺定向直孔道碳化硅多孔陶瓷在高压高热流密度时氢气的发汗冷却特性。用电弧加热主流空气产生高温燃气、氢气发汗冷却对多孔陶瓷材料进行了13次热试验研究。试验的材料孔隙率为10~28%,燃烧室压力为3.6~7.9MPa,冷却氢气注入率为0.008~0.021。试验表明,当多孔陶瓷材料氢发汗冷却的注入率为1%时,主流高温燃气与微孔壁面之间的换热减少了30%以上。多孔陶瓷材料氢发汗冷却可以有效减小壁面与燃气之间的对流热流。研究得出了陶瓷多孔材料在高压大热流环境下用氢气发汗冷却的性能关联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