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9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313篇
航空   1613篇
航天技术   295篇
综合类   244篇
航天   40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二维Euler方程的非结构网格再生成自适应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提高二维Euler方程定常解质量的非结构网格自适应方法和模拟结果。流场算法为结点型有限体积法和Lax-Wendroff格式,网格用阵面推进法生成,生成初始网格时使用均匀的直角坐标背景网格。  相似文献   
52.
电大尺寸散射体的RCS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有效的求解电大目标散射计算问题,在避免谐振区效应情况下获得复杂目标的隐身雷达散射截面(RCS)特性,引用混合场积分方程(CFIE),在快速算法的求解迭代过程中采用共轭梯度算法(CG)的收敛技术,能够稳定的求解电大尺寸的RCS。计算和分析了金属球双站RCS和金属立方体双站RCS,并和精确计算、相关参考文献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计算结果稳定,在工程实际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给出了一种基于欧拉方程的跨声速翼型设计方法。方法以Takanashi提出的“正反迭代余量修正”设计原理为基础,在气动力分析模块中,以欧拉方程为基本控制方程,并采用Walz边界层方法对其进行粘性修正;反设计模块采用经过改进的二维翼型设计方法。方法的程序经过几个设计实例主题证明是有效而实用的。  相似文献   
54.
用Newton子迭代方法计算前飞旋翼粘性绕流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直升机旋翼前飞非定常流场,为了同时保证计算的时间精确性和计算效率,时间推进格式采用了双时间推进方法,在该方法中,子迭代过程由十分高效的LU-SSOR方法完成,且使子迭代过程成为Newton子迭代,空间上应用中心平均的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为了模拟前飞桨时间的相对运动,网格布局采用了运动嵌套网格方法,应用本文方法对-悬停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尽管缺乏实验数据的验证,对-有升力前飞状态的数值模拟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55.
再入飞行器高超声速绕流的一步和二步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再入飞行器的空气动力问题,采用一步和二步有限元格式求解可缩守恒型Euler方程,并结合不同的人工粘性模型来捕捉激波,给出了高超声速二维钝头绕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57.
钝锥大攻角超声速分离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最近,张涵信等人在传统的Beam-Warming隐式、无迭代、空间推进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边界层方程的性质,设计了一种可用小步长推进求解抛物化NS(PNS)方程、而不会引起解的“漂移现象”发生的方法。这种方法对轴对称流动的计算是成功的。本文就是将这一思想推广应用于大攻角有周向分离的流场计算。求解的区域为具有薄亚声速层的有粘与无粘干扰的整个激波层内的流场。在对攻角α=0°和α=20°的球钝锥的计算中,关于壁面上的压力、热流率及流场的涡旋结构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文中特别研究了钝锥大攻角绕流的流动分离图象。 为了增强块三对角矩阵的主对角优势,通常在差分方程的左端附加二阶增量项。本文以选取适当小的推进步长的方法来达到增强主对角优势的目的,不需再附加二阶增量项,从而提高了解的精度。  相似文献   
58.
用DSC研究了RFI工艺用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研究表明:该固化反应较复杂,其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α/dt=2.27×10^4exp(-4764.65/T)(1-α)^0.861.为RFI用环氧树脂固化工艺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本文用保角转绘加剪切变换生成三维机翼与翼身组合体C-H型网格,并在这类网格拓扑上,用有限体积法研制出可供分析机翼与翼身组合体绕流的三维欧拉方程计算程序。本方法的特色是改进了机翼表面网格点的分布,使机翼后缘与网格线一致;采用了当量机身,使机岙表面到对称面光滑过渡;嵌入了边界层粘性修正。改善了计算结果。数值计算表明,对粘性影响较大的超临界绕流,边界层修正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0.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钟差预报产品无法满足高精度快速服务需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BDS-2/BDS-3联合估计的超快速卫星钟差预报优化策略。区别于传统两步法预报模型,利用稀疏建模方法一步求解所有模型项,并通过BDS-2/BDS-3星间相关性实现了模型系数解的增强;为进一步降低模型残差的影响,基于残差序列时空相关性,利用半变异函数重构了模型估计的权阵。为验证提出的钟差预报模型,设计了12套对比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稀疏建模的钟差模型参数一步估计可略微提高钟差预报精度;通过引入星间相关性对随机模型进行精化,钟差序列一步建模可分别将BDS-2与BDS-3卫星钟差18h预报精度提升28.6%与27.2%;基于半变异函数建模的模型残差相关性提取,可实现BDS-2与BDS-3预报钟差精度8.0%与11.1%的提升。因此,提出的优化策略对当前北斗超快速卫星钟差预报产品精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