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2篇
  免费   1245篇
  国内免费   834篇
航空   9923篇
航天技术   2303篇
综合类   1091篇
航天   4774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393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601篇
  2013年   637篇
  2012年   993篇
  2011年   935篇
  2010年   735篇
  2009年   897篇
  2008年   1153篇
  2007年   1157篇
  2006年   907篇
  2005年   918篇
  2004年   776篇
  2003年   804篇
  2002年   515篇
  2001年   632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381篇
  1996年   310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针对语音放行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数字化的基于地空数据链的飞机起飞放行许可系统,给出了详细设计方案,包括系统原理,结构组成及功能,重点给出了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对一新发现的具有4-涡卷的混沌系统的复合结构特性作了报道。该系统吸引子可通过将两个对称的新吸引子相合并而得到。产生新吸引子的系统非常简单.只需在原混沌系统中增加-常数项即可。同时,本揭示了新发现的4-涡卷混沌吸引子的形成过程.并给出了控制参数与系统特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5.
在原有的航管雷达模拟机的基础上,我们试图引进实际的空中交通管制情况信息,形成飞行管制数据和模拟训练计划,利用客观的飞行活动来进行模拟管制,从纯雷达模拟培训过渡到实时雷达信号的互动式培训,进一步完善空中交通管制培训系统。由雷达实际的信号形成有用的飞行管制数据,是从航管雷达数据中读取相应的飞行数据,并自动生成培训计划。在引接实际信息信号中,有实时信号引接和历史数据引接两种方案,这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文章将两种信号引接方案作了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996.
介绍了由PC机主CPU与TMS320C32(以下简称C32)DSP构成的多目标雷达坐标测量系统,并将任务合理分配给PC机主CPU及C32负担,从而使PC机主CPU和C32在低价位下提供最佳性能。  相似文献   
997.
陈甫 《民航科技》2001,(3):10-11
本文简要介绍了东芝二次雷达天线驱动系统的构成和工作情况,以及故障后采用国产器件进行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根据人体的热调节机制建立了二维人体热调节的有限元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本模型对于以人体-环境热交换为内容的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航天器工程》2015,(5):119-125
目前,我国测试总控软件系统存在总控核心软件版本较老、维护和升级困难、系统开放性不足、缺少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Java OSGi标准的插件化总控软件系统(PMCS),对PMCS软件的体系架构设计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详细介绍。PMCS基于地面监视与控制模型(MCM),采用动态可配置的插件化体系结构,并将功能模块划分为核心模块和扩展模块,核心模块可在不同任务间通用,扩展模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部署和修改。经验证,文章提出的技术路线切实可行,可为我国地面总控软件系统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目前货车的源头治超,货车的电子不停车收费(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渣土处理及物流信息化等难题,提出基于北斗的车载计重综合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本系统整合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车载计重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大数据技术、自动化监控平台等,通过安装北斗车载定位、计重及监控单元的方式,形成对载重车辆的综合监控。批量试点应用表明,系统称重精度高、定位准确、性能稳定、适用性强,能够满足当前车载计重综合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