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航空   1213篇
航天技术   100篇
综合类   224篇
航天   9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31.
利用紧致格式捕捉间断的数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通量限制或加权的思想引入到紧致格式中,构造了两类传统方法与紧致格式混合组成的差分格式:通量限制与加权型差分格式。通过方波、组合波、定常激波、非定常Sod问题、Shu问题和Lax问题上的计算,以及与精确解的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在间断的捕捉上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而在计算方波、组合波或Shu问题和Lax问题上,加权格式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32.
张树林  王洪斌 《航空发动机》2005,31(3):23-26,43
针对8种不同孔板结构的多斜孔板,应用传质/传热相似方法,进行了流量系数和冷却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RF15449型孔板的冷却性能最好;气膜分布显著受非均匀主流条件影响;必须在航空发动机环境下进行测量,才能得到可靠的性能数据。  相似文献   
833.
在激波管中进行双尖劈二维外形的激波绕流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入射激波Ms=1.8,用激光全息双爆光技术定量测定各瞬时的密度场。计算采用欧拉方程和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并采用高精度的TVD差分格式。计算与实验两者之间的比较,表明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对于解决尖点的绕流十分奏效;根据计算所获得的运动激波波系,能够判断局部区域实验测量的密度场梯度方向,从而使密度场的定量测定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4.
在激波风洞中研究了激波与边界层之间相互作用对双燃式(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和燃烧室冷态内部流场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进气道中,激波与边界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两侧均为超声速流的滑移面。实验结果表明内涵道(亚燃室)中流动状态的变化与激波-边界层之间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5.
一点应力的一种表述及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一点应力斜截面的方位用方向余弦l、m、n表述的方法,本文以方位角α、ψ表述斜截面的方位,可使斜截面的应力以平面问题公式的形式给出,求出三个主应力;应力主方向的计算公式简单易算。  相似文献   
836.
本文数值模拟了超声速飞行物体与爆炸波相遇后产生的两波干扰流动,采用了激波捕捉、有限差分法和LU-TVD格式。同得到的实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反映出了两波作用后的复杂流动,并且可清楚地看到飞行体头部产生的弱接触面,与实验符合较好,同时进一步模拟了飞行体以-5°攻角飞行时与爆炸波相遇后的流动。  相似文献   
837.
采用激波风洞-激波管组合设备对预混的碳氢燃料——空气混合物的点火与超声速燃烧进行了研究。为缩短碳氢燃料-空气混合物的点火延迟时间,通过激波风洞喷管入口与接触面之间的激波反射对经过雾化与气化的碳氢燃料(汽油)进行预热;此外,由燃烧驱动激波管产生的高温燃气作为引导火焰点燃激波风洞产生的预混与预热的超声速碳氢燃料——空气混合物。采用纹影系统对超声速可燃气流中的火焰传播进行流场显示。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将碳氢燃料——空气混合物的点火延迟时间缩短至小于0.2ms,同时还得出了火焰相对于超声速可燃气流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838.
绍了关于用矩形喷嘴进行的瞬态液体射流的实验研究结果。流动显示演示了在喷流过程中液体射流的种种不稳定现象。笔者推广了Ryhming的理论模型,计算了喷嘴出口的射流速度,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39.
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客机气动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缘连续变弯度机翼在提高民用客机气动特性方面有较大的潜力,近年来被广泛关注。基于建立的全局优化设计系统,研究了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宽体客机翼身组合体气动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自由型面变形(FFD)技术建立了后缘连续变弯度的参数化方法。然后,采用RANS方程作为流场评估方法,针对翼身组合体构型设计点附近升力系数开展了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气动减阻优化设计。最后,探索了仅外翼段后缘连续变弯度和内外翼后缘均连续变弯度优化设计结果的异同。优化结果表明,升力系数小于设计升力系数时,在只考虑外翼段后缘连续变弯度的设计中,不易实现激波阻力和诱导阻力同时降低,考虑内翼段后缘连续变弯度后,减阻量较前者更为明显;升力系数大于设计升力系数时,外翼段和内外翼的后缘偏转均可实现诱导阻力和激波阻力的同时降低,且减阻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840.
首先简要地分析了空天飞机在上升段和再入段遇到的严峻的热环境,并指出:为了进行空天飞机的概念研究和初步设计,必须发展气动热的工程预测方法。接着介绍了国外可用于预测空天飞机气动热的工程方法,其中包括预测迎风面中心线、背风面中心线和横向分布的气动加热的方法,重点介绍了 NASA Langley 研究中心的轴对称比拟三维边界层(AA 3DB L)程序和它的结果。同时,还讨论了空天飞机气动热预测的一个特殊问题即激波干扰加热,着重介绍了机身头部的弓形激波和进气道外罩唇部激波的相互干扰以及机身头部的弓形激波和机翼前缘激波间的相互干扰,对后面这种情况,还介绍了工程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