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91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9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简要介绍卫星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及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对数据传输的技术要求,对技术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2.
阐述了TCP/IP协议及其在测控网络中的应用特点,分析了可能发生的如以太网拥塞和传送数据包丢失等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在发动机试验测控网络中获得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3.
对I-DEAS软件有限元模块的功能和特点作了简介,并对这一模块作了开发,编制了计算正交各向异性发动机叶片、盘强度振动的专用程序与I-DEAS相接的数据转换程序TRANS-TO-IDEAS,并将涡轮气冷工作叶片与盘接触应力分析结果送入了I-DEAS,再利用I-DEAS软件功能作出了有限元网格、应力分布图。进一步推广处理了一实验所测得的火焰筒温度场分布,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4.
要实现数字化柔性装配系统,必须实现数字化柔性装配测量系统与柔性工装控制系统的集成,通过实时准确的数据传输与精确的驱动控制来实现数字化柔性装配过程,因此,柔性装配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对于数字化柔性装配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5.
陈全育 《航天》2010,(12):8-9
11月7日上午11时27分22秒,于11月5日成功发射的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二颗试验应用卫星风云三号02星经过卫星姿态稳定度等调整,在绕行地球33圈后,打开了星上第一个遥感仪器——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的可见光通道,成功进行了对地观测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26.
朱志强 《民航科技》2003,(2):14-14,22
卫星通信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卫星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空管雷达信息传输、信息共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空管雷达数据远距离传输信道主要选择的是民航TES卫星通信网。  相似文献   
127.
我们知道,美国铱卫星公司(Iridium satellite LLC)经营的66颗低轨卫星星座所提供的全球话音、低速率数据传输业务,其手机是限制在室外使用的,即通话人的卫星手机必须处在“铱星”的视线范围内才能连通,进入室内因信号严重衰减而无法使  相似文献   
128.
129.
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地面仿真测试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采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小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开展地面仿真测试评估研究。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构成总线网络,构建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地面仿真测试评估平台,给出总线上各仿真节点和实物节点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设计了机内测试模拟方案。仿真验证分析表明,利用该平台可以对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信号、总线运行情况、控制周期和网络时延等进行正确分析,为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方案评估、控制方法和快速测试方法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0.
航天器的低轨道卫星网络接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航天器网络化的趋势不断增强。航天器不仅需要将数据实时地传输到地面,而且需要与其他航天器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建设LEO卫星网,容易实现航天器的数据传输与共享,但是航天器的网络接入是研究难点之一。如果针对不同系统采用不同的接入方法,将增加接入的复杂度。通过采用区域路由方法,提出一种通用的接入方法,不仅简化了航天器卫星网络的接入,也简化卫星网络系统的设计,实现了接入方法与网络设计的适当分离。计算机模拟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