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5篇 |
免费 | 287篇 |
国内免费 | 22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654篇 |
航天技术 | 319篇 |
综合类 | 182篇 |
航天 | 4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108篇 |
2021年 | 118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99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39篇 |
2013年 | 124篇 |
2012年 | 157篇 |
2011年 | 162篇 |
2010年 | 133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128篇 |
2006年 | 108篇 |
2005年 | 115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原位校准高准确度的要求,介绍了一种以伺服电机为执行部件,基于液压传动力值自动加载装置,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系统数学模型,通过Matlab和AMEsim搭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分析影响模拟推力加载准确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力值加载系统能够完成力值精确加载,(0~6)kN力值加载时间小于30 s,加载力的示值最大误差为±0.05%,满足校准力值加载需求。证明了在力值加载系统中引入模糊PID控制算法,可以有效补偿系统中的不确定性扰动,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2.
为了降低航天器的质量,提高使用寿命,满足商业航天小卫星电推进系统需求,概述了电源处理单元(power processing unit, PPU)数字化设计的需求及屏栅电源设计方案,针对电源处理单元的高精度、高稳定性、快速响应的要求,采用BUCK方案和全桥电路设计屏栅电源。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设计数字化加热电源和屏栅电源,实现卫星平台/地检设备的数据采集遥测,电源输出电压参数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三个数字化电源的控制精度均小于3%,数字化控制的电源处理单元具有灵活调整的特点,能够有效减少控制板体积。 相似文献
73.
空间机器人退步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带任意节机械臂的空间机器人,采用退步法设计了基座姿态与机械臂受控的复合控制器。所设计的控制器以机械臂末端在工作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机械臂在关节空间中的关节角、关节角速度、基座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为反馈变量,可直接实现机械臂在工作空间的控制任务,避免了从工作空间到关节空间的运动学规划及Jacobian矩阵求导,同时,通过对基座的姿态控制能扩展机器人的功能,改善机械臂的动力学奇异特性。以某个带有6节机械臂的空间机器人为背景进行了数学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4.
热障涂层红外热无损检测的建模和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柱坐标系下以轴对称模型描述热障涂层结构TNDT(Thermal Non-Destructive Testing)的瞬态热传导,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热障涂层结构受热脉冲激励后的温度场,研究TNDT可检信息参数(如最大温差和最大对比度)与脱粘缺陷半径、深度、涂层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涂层厚度一定时,最大温差和最大对比度与脱粘缺陷半径成非线性关系,它们随着缺陷半径的增大而增加,且存在上限饱和值;在缺陷半径一定时,最大温差和最大对比度与涂层厚度成非线性关系,且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这些研究结果为热障涂层内部脱粘的红外热无损检测及表征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直升机旋翼试验台动力学分析及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升机旋翼动平衡试验台是一种主要的直升机旋翼测试设备之一,对试验台进行动力学分析和建模可以提高试验台的控制精度和试验的效果.在分析试验台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简化了桨叶变距拉杆的载荷,通过对自动倾斜器的受力分析,得出了旋翼系统的动态模型.通过对液压系统和旋翼系统的联合仿真,分析了系统在旋翼姿态变化时的动态响应和交互耦合影响,初步了解了系统在各种不同负载特性下的响应,为试验台的姿态调节、激振的精度提高和进行理论研究提供基础,并为地面旋翼试验台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77.
78.
79.
为了使N形杆在空间结构中顺利展开,对其缠绕过程中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协变基向量法建立了纯弯曲条件下各向同性单片带簧在缠绕时应变能理论模型,并采用最小势能原理推导了弯矩的理论模型,然后通过拟合曲率推导了N形杆缠绕时的理论模型.研制了4根N形杆样件,并搭建了试验平台,使用数显式推拉力计分别对杆件在缠绕过程的拉力进行了...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