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4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石永康  杨乐平  朱彦伟  褚福东 《宇航学报》2018,39(10):1089-1096
针对消除空间旋转目标姿态旋转的问题,本文将第二代高温超导技术与涡流制动技术相结合,提出超导式涡流消旋的概念。然后,对涡流消旋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对多种消旋技术手段的权衡比较归纳出涡流消旋的优势。接着,采用电磁张量理论,建立了电磁-涡流作用机理的精确磁场和涡流力矩模型;最后,考虑实际消旋的任务需求,对典型的高速旋转目标、低速旋转目标、以及复合旋转目标的消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涡流消旋具有足够强大的制动能力,能有效消除目标的高速旋转或复合旋转运动。  相似文献   
22.
触觉信息表征技术与分类感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向空间智能精细化操作的需求,采用提取触觉传感信息的方式对目标进行识别。在动态序列匹配(dynamic time warping,DTW)距离的基础上,应用DTW核实现对触觉序列信息的高效表征,提出了触觉序列的联合稀疏编码算法,用于一个单独时间序列的不同手指间触觉信息的简单融合。对训练样本进行学习构建数据库,用不同的触觉反馈信息进行典型目标的分类试验,总体识别率为90.07%。触觉联合稀疏编码算法不仅简单而且能挖掘不同手指采集的触觉信息指尖的内在联系,为操控目标的智能化识别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未来可用于在轨服务。  相似文献   
23.
地外天体探测是空间科学与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和未来航天领域的发展重点之一.地外天体表面巡视探测是拓展探测广度和深度的有效途径.未来月球、火星探测任务对表面探测范围和探测效率的需求明显提高,探测范围从公里级扩展到百公里级以上,移动时速从百米级提高到公里级以上,要求地外巡视探测器具有更强的地外环境适应能力和探测效率.决定地外巡视探测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自主环境感知与操控能力,本文面向我国未来深空探测重大工程任务需求,对地外巡视探测无人系统的自主感知与操控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4.
微话题     
《今日民航》2013,(4):21-21
#航圈#【女人的天空】 细腻的操控、贴心的指挥,还有更细致的检查,都让飞行的过程多了分温柔的体会。虽然我们看不到她们的身影,但她们的确柔美了我们的天空。@今日民航:天空、飞机、女人。这三者的结合,让天与地的连接多了分瑰丽的温柔  相似文献   
25.
以丽江为例,研究传媒如何制造"丽江",进而操控丽江,最终导致受众与城市的互相消费的结局,面对传媒操控的只有做出理性选择,寻找消费平衡点,避免被异化的结局。  相似文献   
26.
《航空港》2011,(4)
2月底,星客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客特)在海南三亚丽思卡尔顿酒店举办了经销商年会暨新品发布会,在业内一时掀起了豪车风潮。拥有超高人气、价值超过4000万的超长劳斯莱斯轿车现场惊艳现身,引得全场爆棚。两个月后,星客特将再次携数款豪车亮相上海车展。在三亚的发布会上,媒体及公众已经领略过了星客特的奢华敢为:璀璨耀眼,  相似文献   
27.
陆地我为王     
阿正 《今日民航》2012,(10):70-75
随着汽车广泛的普及,城市的拥挤越发严重,每到节假日,喜欢开着车去野外跑跑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在路上那种融入自然的乐趣,以及用人类文明来挑战地心引力的快感,让人在心旷神怡之外,还能领略速度的激情。很不幸,不是每一辆车都是"开山斧",当我们需要穿越恶劣地形的时候,一辆全能霸气的车子才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28.
许红羊  李宏君  凡永华  闫杰 《宇航学报》2019,40(10):1224-1233
针对无人飞行器远程操控系统设计时,由于远程操控飞行器动力学的非线性和飞行器控制系统性能的不确定性,无法精确建立远程操控飞行器控制系统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状态观测器设计方法实现对远程操控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模型的估计。首先将飞行器的动力学环节与自动驾驶仪构成的闭环回路作为一个整体建立了远程操控飞行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模型。然后针对模型中存在未建模动态的问题,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对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在线辨识,并引入鲁棒项对附加扰动进行抑制。最后设计自适应律对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实时调整,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并基于Lyapunov理论证明了观测器的估计误差是最终一致有界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观测器能够保证远程操控飞行器在存在未建模动态和附加扰动的情况下对飞行状态具有良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29.
采用Sol-gel法,以自制的AAO模板制备了直径40~60nm,长度为150~200nm的一维BaFe12O19纳米线.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BaFe12O19纳米线的组成、形貌与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外磁场的驱动下,对一维BaFe12O19纳米线进行操控.研究发现:BaFe12O19纳米线的易磁化方向平行其轴线方向,且操控后,BaFe12O19纳米线定向连接成“链”,当磁场与BaFe12O19纳米链阵列平行(∥)时,纳米链的剩余磁化强度(Mr)、饱和磁化强度(Ms)和最大磁能积(BH)m都得到增强.矫顽力(He)由3.98×105A/m增大至5.01×105 A/m,矩形比为0.9,可成为优异的高密度垂直磁记录材料.  相似文献   
30.
目前,对原子气室内自旋极化率的空间操控与测量已有不少研究,但是对这类研究缺乏系统的分析、整理和综述。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将现有的操控与测量方法分为三类,即光操控/磁测量方法、磁操控/光测量方法和光操控/光测量方法。分别对这三类方法进行了叙述,尤其是对笔者所在小组提出和研究的光操控/光测量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方法采用时空双重调制技术和正交隔离技术,实现了13.7μm线宽的自旋极化率空间操控与测量。此结果不仅远小于之前毫米量级的空间分辨率,而且突破了无扩散干扰距离的限制。基于上述实验进展,对原子气室内自旋极化率操控与测量的空间分辨率理论极限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