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9篇 |
免费 | 309篇 |
国内免费 | 17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492篇 |
航天技术 | 221篇 |
综合类 | 252篇 |
航天 | 3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89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99篇 |
2013年 | 93篇 |
2012年 | 116篇 |
2011年 | 109篇 |
2010年 | 99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111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样条函数在轨道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已知现速度的情况下,用样条函数计算视加速度的新方法,避免了传统牛顿插值法的不可靠性及由此而产生轨道重构错误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用样条函数法重构的轨道精度明显优于牛顿插值法。 相似文献
173.
针对壁厚线性变化制动锥的冲击力学特性,基于轴压力学模型,提出了等效速度概念,在综合考虑材料应变强化和应变率效应的条件下,按等效壁厚、等效速度条件下的分段能量等效原理得到了制动锥轴向冲击力学模型,并采用理论分析、有限元计算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弹射系统中缓冲制动锥的冲击皱褶形成形态、冲击压缩量和缓冲力学特性,3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所提出的制动锥轴向冲击力学模型可为制动锥的初步设计、实验规划以及武器系统的发射动力学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4.
在微切削领域中,以简单的常系数库伦摩擦模型作为金属切削过程为有限元仿真的摩擦模型仿真计算,与实际切削情况相差甚远;通过利用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了微切削过程中的摩擦现象,并基于最新微观摩擦学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阐述了微切削与宏观切削摩擦过程中的不同,并应用到微切削加工中的微切削摩擦机理研究,有力的指导去深入地研究微切削加工机理。 相似文献
175.
超高速机械动密封需满足CZ-5运载火箭伺服系统中涡轮泵可靠性及寿命指标要求。离子注入作为重要的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对有效改善机械密封副旋转环表面摩擦磨损特性至关重要。在对密封动环表面离子注入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密封副配对摩擦磨损特性进行综合验证的试验方案。通过选取常用典型石墨与旋转金属环配副进行干磨条件下的试验测试,改变线速度、端面比压,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分析了配对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系统研究了载荷和转速对密封副配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揭示其密封摩擦学特性。通过机械密封在温度应力下的工作可靠性分析以及密封副整机稳态工作性能验证,为超高速涡轮泵的寿命与可靠性试验验证提供了一个合理的、高效费比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6.
微阴极电弧推力器(micro-cathode arc thruster,μCAT)具备功率低和结构简单的特点,能够满足微纳卫星的任务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μCAT羽流的诊断可以揭示推力器的加速机理,对提高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朗缪尔三探针对μCAT羽流进行诊断,得到了μCAT羽流不同位置的电子温度、电子密度和离子速度等羽流特性,研究了外加磁场、充电时间和阴极材料对羽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μCAT放电初期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较高,密度较大;随着等离子体向下游运动,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降低,离子速度增大;外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越强,电子温度和离子速度越高,电子密度有所降低;磁场位置适当向推力器下游平移,能够有效提高推力器中轴线的电子密度;μCAT充电时间越长,电子温度、电子密度和离子速度越大;相比于CuW和AgW阴极,Ti阴极羽流的电子温度更高,电子密度更低。 相似文献
177.
强磁场扰动对宇宙线调制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1978─1982太阳活动高年时发生的激波、强磁场扰动及激波与强磁场扰动共存这三类事件引起的宇宙线变化进行了统计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激波与强磁场扰动共存时引起的宇宙线强度下降最为显着;只有激波或强磁场扰动时,宇宙线的强度变化相对较小;(2)标志速度间断的激波是产生宇宙线Forbush下降的重要因素;(3)速度间断在强磁场扰动对宇宙线的调制中可能起一个触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