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29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针对共腔结构的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单点碰摩和局部碰摩引起的弯扭耦合振动问题,建立了含碰摩力、不平衡力、转 速控制力矩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4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合时域图、频域图、轴心轨迹图分析了转盘偏心 距、碰摩刚度等参数变化以及碰摩类型、转速控制时延等对双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偏心距和碰摩刚度 的增大,会加剧碰摩,其特征频率的最大幅值分别增大了0.1×10-4 m和4×10-4 m左右;局部碰摩的振动响应要比单点碰摩的更加剧 烈,其特征频率的幅值更大,特征频率的成分也更复杂;转速控制时延会使系统振动不稳定,且延迟时间越长,系统振动越不稳定。 在航空发动机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转速控制时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为了明确某燃气轮机压气机第1级转子叶片在工作过程中断裂失效的性质和产生原因,通过外观检查、断口分析、表面检查、成分分析、组织检查、硬度测试和强度计算等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故障叶片为疲劳断裂;在工作过程中叶尖与机匣处理环异常碰摩,使叶片承受非正常冲击载荷是导致故障叶片产生疲劳裂纹的主要原因;榫齿出现微动磨损及其未进行喷丸强化对裂纹萌生起促进作用。提出了对叶片榫齿工作面进行喷丸表面强化,控制合理的叶片与机匣处理环之间的间隙的改进建议,避免类似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83.
某风扇试验件在进入喘振后发生转静子碰摩故障,转子叶片与其上游静子叶片的尾缘发生碰摩并产生掉块、卷边等损 伤。为明确故障发生的原因,结合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排除了共振和颤振的发生。根据压力脉动数据确定了喘振载荷,并考虑在 喘振作用下轴向力轻载反向、转速升高、机匣变形、静子叶片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开展了基于尺寸链的转静子叶片热态间隙分析, 对叶片在喘振载荷作用下的碰摩响应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喘振载荷短时冲击作用下,转子叶片向后缘方向产生3.42 mm的 变形,收敛型风扇通道使得径向间隙明显减小,叠加风扇转速升高、轴向力轻载反向等因素,转子叶片叶尖尾缘轴向向后的位移超 出机匣涂层覆盖区域0.41 mm,导致尾缘与机匣基体的径向间隙为-0.44 mm,进而发生径向碰摩;在多次往复的大冲击载荷作用 下,转子叶片向前与上游静子叶片发生轴向碰摩。合理设置机匣耐磨涂层长度和流道倾角可以有效降低喘振过程中碰摩的风险。  相似文献   
84.
叶片-机匣碰摩严重影响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及安全性。考虑叶片-机匣碰摩、轴承非线性、联轴器不对中及高低压转子不平衡,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双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模态综合法缩减系统自由度,数值求解降阶模型的非线性振动响应,分析叶片-机匣碰摩故障响应特征。数值与实验结果表明: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为多激励非线性系统,系统振动响应频率成分复杂,包括高低压转轴频率、多倍频、组合频率及其他复杂频率;当叶尖间隙较大时,叶片-机匣碰摩可能为局部碰摩,故障特征频率为叶片通过频率及其倍频,并在叶片通过频率两侧存在高低压转轴频率的调制边频带;当叶尖间隙较小时,叶片-机匣碰摩可能发生全周碰摩,呈现出由干摩擦引起的强烈自激振动。研究结果可为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的叶片-机匣碰摩故障诊断及叶尖间隙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5.
针对某型航改燃气轮机压气机机匣振动超限故障,通过时频和振动幅值趋势分析,结合分解检查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发现平衡盘端面与刷环刷丝之间发生碰摩为根本原因,碰摩形式与传统涡轮叶尖与外环块之间的碰摩形式截然不同。通过定性分析发现,激振力主要通过低压涡轮输出轴传递,且因受№1支点的"杠杆"作用,对振动响应进行了放大;碰摩产生的激振力大小主要与引气量和二者间隙相关,刷环刷丝的表面刚性是随引气量变化的变刚度过程,分析了在燃气轮机动力涡轮转速稳定后,压气机动力涡轮基频幅值随燃气发生器转速提高而继续增大的原因,最后得到力学模型和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86.
刘建峰 《今日民航》2014,(Z4):82-91
正他们用脚后跟与木质地板撞击的声音犹如奔马铁蹄的踏击,身体、手臂的姿势,像闪电般快速旋转变化,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目光如炬的眼神,透着高傲,具有藐视一切的气概;吉他声声,伴着黑衣歌手沙哑、苍凉的歌声,仿佛在莽莽荒原上缓缓前行。"西班牙是一个世界旅游大国。2013年,到西班牙旅游的各国客人达到了6060万人次,排名世界第三,旅游收入排名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介绍了利用国际摩擦指数(IFI)(International Friction Index)。随机模拟(道)路面性能时对抗滑和表面宏观纹理相互关系的研究。IFI包括抗滑和宏观纹理值,当宏观纹理影响到因速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抗滑力时,IFI提供了一种可用来与国际水准相比较的摩阻换算(记数)法。为了确定抗滑和宏观纹理的高、低品质状态,评价适时按排维护工作的道面摩擦指数(IFI),确定了道面抗滑和纹理的阈值。其方法:(1)利用当地的专用设备测出摩擦值和宏观纹理值,并根据确定的IFI得出其阅值;(2)确定一个不变的IFI的阈值;(3)根据不变的IFI求修正后的专用设备的阈值。本文的分析中所用的数据是1994~1997年在匈牙利的沥青混凝土公路系统上收集的。研究表明利用修正后的专用设备的阈值建立的马克夫链式(Markov Chain)模型分析出的道面性能与实际道面性能的数据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88.
89.
在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公-自转耦合的控制力矩陀螺轴承组件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和摩擦力矩理论计算式,开展了轴承保持架结构、滚道加工精度和轴承预紧力等参数对控制力矩陀螺轴承组件摩擦力矩特性的影响研究,分析了某型号控制力矩陀螺轴承组件摩擦力矩异常波动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保持架外径表面与套圈引导挡边之间碰摩以及钢球与保持架兜孔间碰摩是引起该型号控制力矩陀螺轴承组件摩擦力矩异常变化的主要因素。合理的轴承原始径向游隙可有效消除轴承保持架外径表面与套圈引导挡边之间的碰摩现象,且避免控制力矩陀螺轴承组件摩擦力矩明显异常波动。  相似文献   
90.
某型发动机涡轮碰磨振动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型双转子航空发动机涡轮转子与静子部件由于碰磨引起的振动故障和诊断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